内蒙古各级共青团组织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6日12:01 新华网 |
内蒙古自治区团委紧紧围绕自治区党政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在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同时,团结带领团员青年积极投身自治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凸显了生力军作用。 围绕发展第三产业,自治区团委以旅游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精心筹办了共青团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推介会。据不完全统计,推介会期间内蒙古团组织与外省签署了7项青少年主题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实现年内引进区外青少年来内蒙古进行文化交流4万多人。促成了内蒙古旅行社与区外旅行社对接,达成接待区外游客17.4万人的合作协议。签署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二期投资500万元建设项目及呼伦贝尔旅游局与德国风潮事业促进会等旅游开发合作意向等,宣传了草原文化,提高了内蒙古旅游的知名度。 围绕生态防线建设,自治区团委组织实施了“保护母亲河”行动。“保护母亲河——准格尔旗中直水保世纪林”,规划面积10000亩,总投资200万元;解放军万亩青年林落户内蒙古,总投资达180万元;“保护母亲河——奈曼旗电信林”,规划面积3500亩,总投资70万元;科左后旗“海外赤子报国林”,已完成4000亩的建设任务;克什克腾旗“山东奥运纪念林”一期工程1000亩,捐款20万元;安利林二期工程顺利实施;建起了一大批功能完备的青少年生态园。各地团组织积极参与全区“双百万”京(津)北绿色屏障工程建设,为再造山川秀美的内蒙古贡献了力量。 围绕推进工业化进程,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了“百万青工岗位练兵,千名能手技术比武”活动。今年11月,自治区团委联合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举办了第二届“共青团全区千名青工能手技能比武活动”,在车工、钳工、电焊、计算机、天车、驾驶等6个工种进行比赛,掀起了青工岗位成才的热潮,提升了广大青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围绕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村牧区增收,大力开展“百万青年出草原”转移就业行动和“星火燎原”工程。仅2004年,全区各级团组织就举办各类培训班1000余次,共培训农村牧区青年30万人次,初步形成了一批专业工种输出基地,有20多万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通过各级团组织实现了转移就业,其中外出务工10万人。 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各级团组织在培养、凝聚、举荐、配置青年人才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开展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评选表彰活动,推出了一批走在时代前列的优秀青年人才;大力实施共青团“引智工程”,“博士服务团”,“草原之光”硕士创业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扶贫支教等活动,吸引一大批青年才俊到内蒙古发展创业。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大中专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团队和个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顺利实施,近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内蒙古10个盟市,27个旗县,465个乡镇苏木开展志愿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文/蔡冬梅、李中增)(来源:内蒙古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