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灾情减了粮价涨了农民笑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03:27 广州日报大洋网
灾情减了粮价涨了农民笑了(图)
经历了艰难紧张的引水抗旱,终于减少了损失,迎来了丰收。

  2004年,渐行渐远……

  2004年7月1日,夜幕下的多哈,700多万广州人梦寐以求的结果终于出现: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举办。

  2004年8月5日,白云机场一夜转场成功,坐落市区的白云机场落户花都,使局促的广州市区豁然开朗,显示出国际大都市的气派。

  2004年9月初,广州大学城开学,4万莘莘学子欢欣入城,一向荒凉僻静的小谷围风生水起。

  2004年,广州新火车站选址番禺;2004年,粤海铁路旅客列车开通;2004年,200多万广州农民勇斗“旱魔”;2004年,广州全市大规模灭杀果子狸,宣布告别不文明的饮食习惯……2005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作为广州人,2004年却依然难以忘记———

  关键词:抗旱 抗咸潮 调水节水

  塘干渠涸转作满目青翠

  2004年,广州生产生活用水遭遇了三大挑战———旱魔肆虐、咸潮侵袭和广州历史上日供水量最高的考验。为抗旱,广大农民挖井引水、截坝取水,12万多亩受旱农田的灾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6月底7月初,自来水公司推出东水西调,鼓励和引导市民节水,安然度过用水高峰;面对提前来袭的咸潮,供水部门积极采取措施,12月13日至15日的江河天文大潮并未对全市供水造成严重影响。广州,打赢了漂亮的“水之战”。

  百姓故事

  两个月打下了24口新井

  12月21日正是冬至,记者再次走进从化鳌头镇水西村,这里的晚造水稻已经收割完毕,村民们种上了荷兰豆、大白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叶子青翠欲滴,旁边引水渠里清澈的水涓涓地流着,很难想象出两个月前,这片土地上曾经旱魔肆虐。

  “4个月没下过雨!”村支书汤约新竖起4个粗壮的手指头,“我今年60岁了,之前还从没经历过。”中秋节前,水西村村民们就发现旱情来势凶猛,水田已龟裂成一张张“大嘴”。水塘里的水都抽干了,也于事无补。水西村原有16口田间井,但出水量太少,幸好水西村村头有一条琶江流过,于是全村动员起来去拦河截水,用抽水机日夜抽水往地里灌。

  “但还是有些水田离河太远,村委会于是决定就近打井,幸好这一带地表水源充足,挖到六七米深就有水了,两个月内一口气打下了24口新井,旱情才大大得到缓解。”汤约新陷入了兴奋的回忆,“经过抗旱救灾,我们全村失收的水田仅20多亩,没有一户村民因旱情出现特困,都过上了一个菜肴丰盛的冬至节!”

  灌渠三面光告别水浸田

  大旱后,村民们没有懈怠,而是加紧了水利冬修工作。记者在从化城郊街麻二村见到,中午1点多钟,村民们还在顶着烈日进行灌渠的硬底化、三面光改造工程。麻二村村民李国标告诉记者,过去“田连田”,一到汛期,大水常常漫过田地,“最深的时候甚至浸到齐腰高”。近年来,通过疏通下游淤塞渠段等措施,“水浸田”已经很少出现。

  城郊街农办陈主任透露,目前该街投资约300万元开展了全长4.25公里的“麻村-塘下蚬村坑圳改造工程”,预计明年春节前完工,届时,沿线的麻一、麻二、麻三及塘下四个村将彻底告别“水浸田”。

  关键词:免农业税 粮价上涨

  粮食减产增城农民仍增收8207万元

  广州今年的晚造水稻遭遇了历年罕见的持续秋旱,但记者在广州一些粮食主产区采访时发现,得益于免征农业税和发放种粮直接补贴的政策及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农民有效地将减产带来的减收幅度降低到最小,增城农民甚至还创造了灾年减产增收的奇迹,比去年增收8207万元。

  粮价涨了,农民增收了,但在有关部门对市场的有效监管下,广州粮价并未出现哄抬。粮价一度上涨让少数低保家庭感觉手头紧,但对多数市民影响不大。

  百姓故事

  粮价高企种粮补贴成额外收入

  余伟光是增城市粮食主产区朱村街的种粮大户。他在这里承包土地种粮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今年晚稻他又种了1000亩。

  他告诉记者,受今年8~10月份持续秋旱和寒露风天气的影响,他种植的水稻受到了严重减产的损失,平均亩产只有600多斤。虽然遭遇了秋旱减产的影响,但增城今年的晚造优质稻收购价格达到了每担110元的高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涨幅接近50%。价格上涨的收益基本抵消了秋旱减产的影响。但是与去年相比,今年省市两级政府还将发给他4万元的种粮补贴,“这等于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拾种撂荒地反而得“便宜”

  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一些农村出现了土地撂荒的现象。但是由于今年政府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拾种撂荒地的人反而得了“便宜”。增城市中新镇乌石村种粮大户毛叔就是这样一个得益者。

  毛叔在村里包了50多亩田,今年晚造种了40多亩优质稻。其中4亩多地他栽种“巴太早香”,亩产600多斤,按照每担(50公斤)150元的价格卖给了培育该稻种的增城市农科所;另外种了约6亩地的“巴太香”,亩产更达到了700多斤,按照市场价每担约有120元,比一般的优质稻和普通籼稻都要高出一大截。他说,除去人工和机械费用,种稻的纯收入大约为每亩300~400元。

  毛叔说,在他耕种的50多亩地中,很多都是村里人撂荒后被他承包过来的。而据增城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今年共有晚造水稻种植面积23895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7215亩,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像毛叔这样把撂荒地重新开发种植的。

  民政部门及时送米低保家庭

  何伯是广东省农恳局的退休工人,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1000多元,子女们还经常给他零花钱。他告诉记者,今年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他影响并不大。他的子女都有工作,每天早餐和中餐他都和朋友在外面喝茶,只有晚上才买菜回家和子女一起吃饭。粮价上涨时,他每月购粮的支出也就多了几十元。

  失业无业人员、离岗人员、低收入人群等对于粮价的上涨还是感到了一点压力。荔湾区低保户江姨,每个月能拿到最低生活保障费300元和100多元的各种补贴,她告诉记者,粮食、肉菜等价格纷纷上涨,这让她一家平均每月多支出了近100元。江姨回忆说,当时真的感觉手头很紧,幸好民政部门及时送来了米油。

  专题撰文:记者王洪伟、林洪浩、卢文洁、曾卫康、苏婉波、徐海星、严利、倪明、邱敏、叶卡斯、杨进、陈穗华、叶平生、李婧、林晓丽、骆建基

  通讯员谢汉文、姚小东、郑宝涛、法调、梁咏红、卢绍琨

  专题摄影:周馨、邱敏、刘继明(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