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支部加协会 助农奔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05: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最近的一天,笔者走进甘肃静宁县仁大乡南门村,见到该村果农协会会长李恒义正在协会办公室里通过互联网浏览各地当天的果品价格。如今,南门村400多户农户都加入了果农协会,每年仅苹果收入人均就超过2000元,农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在静宁县,类似的由党组织帮助建立起来的农业协会还有很多,它们成功地架起了农民增收的桥梁。

  一个典型促生256个协会

  要谈南门村的果业协会,还得从2002年说起。当年水果成熟时,一个个外地来的果品贩子对果农一再压价,有的还用“黑心秤”短斤少两坑果农。

  村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乡党委、村党支部的帮助、指导下,李恒义和本村一些果农大户联手,成立了果农协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加入协会的果农当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高出当地其他果农600多元,吸引了全村其他400多户果品大户成为协会联系会员。同时,协会还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市场,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果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该协会有会员1020人,其影响辐射到庄浪、通渭、秦安、静宁四县。

  更重要的是,“支部加协会”的模式,使得分散的农户组织了起来、零碎的资源整合起来了、农村的人才流动起来了、先进的技术推广起来了。农民形象地说:“跟着协会走,产销不用愁;跟着协会干,农民有钱赚。”

  一石激起千层浪。静宁县委充分认识到了“支部建协会,协会助农增收”的积极意义,紧紧抓住南门村果业协会这个典型,在全县推广,“三合养牛协会”、“东关烧鸡加工协会”等256个专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近10万农民成了这班致富快车中的“乘客”。

  “支部加协会”,富了穷乡村

  “牛儿牛儿快快长,换来票儿盖砖房,感谢协会感谢党!”这句顺口溜在甘肃静宁县三合乡任岔村流传着。2003年,三合乡党委出面组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等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模式,成立了以养殖大户、养牛积极分子为主的养牛协会。协会出面担保,为不少困难户提供了小额贷款作为养牛的启动资金,协会还邀请专家给村民们做技术指导,使养牛户由原来140户增加到现在270户,目前,全村90%的农户养起了牛。

  由党组织出面建起的这些协会,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比建会前提高了近300元。各种专业协会架起了农民增收的“金桥”,成功实现了“小产业”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拉动了全县“果、蔬、薯、畜”四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部苹果、北部梨、西部杏”的格局。

  静宁县委书记李雪峰说,正在兴起的各种农村专业合作协会,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搭建了桥梁,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且延伸了产业致富链,真正起到了“小协会、大作为”的效应。

  “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从最初的技术交流松散联合型向产后销售服务紧密型发展,由能人牵头组建、科协系统和涉农技术部门帮助发展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屡见不鲜。截至2003年底,静宁县农村专业协会共有256个,协会会员达3万人,带动了10多万农户的快速发展。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27日 第十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