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衡阳探索干部任免新模式 上任先过“任前询问”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09:03 新华网

  据东方新报12月27日报道 “否决事件把这一‘风暴’推向极致。”12月24日,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

  他指的“风暴”是:2003年4月28日,衡阳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该《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被提请任命的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人选须到会作任职前发言,并回答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询问。新闻媒体可摘要刊播。”

  他指的否决事件是:2004年11月,衡阳市一位姓谢的干部从市委机关拟任政府某局局长。在接受人大询问时,因答非所问,引起委员们对其思维能力有所疑问,最终因差一票而没有通过任命。

  “新规”

  干部上任要经过任前询问()

  “凡是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我们都要进行任前询问。”

  12月23日,衡阳市人大常委会联工委主任郭湘瑛在接受采访时说,任前询问的程序是:会上,拟任人员作完任职前发言后,必须回答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然后,再投票表决。

  “我们是在依法任免干部时添加了一道过滤程序,让它更加科学民主化。”郭说。

  衡阳市人大一相关负责人称,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等三大权力,“但人事任免权的行使只有宽泛的原则,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导和要求。”

  因而,以前在党委研究、提出干部任免意见时,大部分是同级党委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党组和驻会组成人员作通报,人大委员们多是在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内,从考察材料和简历中去了解,之后举手通过。

  甚至,之前任命书早就打印出来了,只等表决盖章。由于对被任命对象的真实情况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任命的质量和水平难免打折扣。

  有时还会出现少数干部在通过任命后不久就“东窗事发”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人大的公信力。于是,该市人大决定在任免的质量、水平和透明度上进行探索。

  2003年初,曾任衡阳市委分管党群副书记的单保重上任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伊始,就提出了“任前询问制”的设想。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就此深入部分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专题调研,后决定在原来推行的任前了解、经济责任审计、任前法律考试、任职前发言等有效措施的基础上,试行“任前询问制”。

  实践

  首名被询问干部顺利通过()

  对于“任前询问制”,龙杰感触最深。他是衡阳市第一个接受询问的干部,也是一年多时间两次被询问的干部。

  龙杰是衡阳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

  当时的衡阳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包袱沉重。为做好首次任免前的“询问”工作,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事前派出了3个考察组,深入该局机关和下属公司,对龙杰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然后,归纳、筛选、提炼出了4个进行“询问”的问题。

  2003年8月27日的会议上,(除了原先拟定的4个问题外,?)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提出了“这个职务很多人都不愿意当,你为何敢挑重担?”“你如何解决制约外贸工作发展的瓶颈?”等问题,龙杰一一作答,并顺利通过。

  2004年11月下旬,由于衡阳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和其他部门合并组成了商务局,拟任局长的龙杰再次到人大接受“询问”,询问重点转移到了其一年来的工作问题。

  令龙杰记忆深刻的是,审计报告中有一笔收费开支引起了委员们的关注,他只好在询问时,分类一项项解释了产生的原因。

  内容

  “询问”专业具体不涉隐私()

  “对法院现存的执行难各界反映强烈,你认为症结何在?有何对策?”

  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欧福成回忆当时接受人大任命前的询问时,仍感觉有点紧张。由于委员们所提问题非常专业,且是社会热点问题,他一字一句作答,不敢懈怠。之后,问题接连而来。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在上面说的都将是我在人大的承诺。”欧称。

  “刚开始时确实有点慌。”事后高票通过的衡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杨汉成说,“开始进场的时候都比较紧张,不知道会问些啥,会有些什么后果。”

  杨在通过任命前是衡阳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助理,4年中曾协助管理反贪、刑事检察等工作。2003年10月,杨被提请任命为衡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大概开会一周前接到通知,说届时委员会询问,范围是除了个人隐私之外。”杨汉成说,在他述职刚刚结束,就有委员急切地提出问题,要他谈谈“检察机关对法院工作监督的具体问题”。

  据了解,不少人在接受询问时“头冒虚汗”,甚至举止失措。

  郭湘瑛说,所有接受询问的人得票数有高有低,最严重的就是今年11月被否决的谢姓干部。

  据悉,衡阳市人大常委会迄今为止还先后对66名干部进行了询问,并形成了系列、较为完备的制度。

  探索

  强化监督 制约“跑官”

  “这是一场在法律框架下有关干部任免的科学操作模式的有益探索。”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

  而据郭湘瑛介绍,委员们在询问中着重考察和检验拟任干部的人大意识、法律政策水平、对本职工作的熟悉程度、对开展工作的整体谋利和宏观决策能力。而拟任干部在接受任前询问时所作的承诺,还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其任后的监督提供了可资检验的依据。

  衡阳市兼职常委、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贾德江认为,加强任前询问,可强化对任职干部的了解监督,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跑官”等现象,

  “30多名委员每人都有一票,要活动也很难。”

  与此相结合的是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等措施。郭湘瑛称,早在1998年7月,衡阳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就要求,对离、任职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其结果作为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参考依据。没有提交报告的根本不予提请。迄今为止,衡阳已经对全市(含县)共850名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编辑吴瑶)(来源:东方新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