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华社记者述评:发展成就云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09:08 新华网
  2004年12月20日出版的第51期《瞭望》新闻周刊刊发了新华社记者撰写的评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专题报道。本网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新华社记者 田舒斌 李自良 崔砺金

  对于经济曾经持续低迷了7年之久的云南来说,2002年的止跌、2003年的回升和2004年显现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无疑是这个全国贫困人口最多、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实现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述评:发展成就云南(图)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右二)在玉溪市调研农业产业化问题

  走出“发展不足”的阴影地带

  一位多年从事政策研究工作的专家,在对云南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社会运行的波动周期进行分析后认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云南在全国有三次受到极大关注的发展时期,一是烟草产业的崛起和创造辉煌,二是旅游产业的腾飞,三是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引爆的开放潮,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次波峰期。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全新态势看,云南目前正进入到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第四波”。

  年届岁末,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透露出全省2004年令人信服的一组数据:预计GDP增长10.5%,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两位数增长周期;烟草工业辉煌再现,利税已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工业经济大幅增长,非烟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首次超过了多年独擎云南工业大旗的烟草产业;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净增加利润82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净增加106亿元,增长19.2%,超过GDP增速近一倍……这些数据显示的速度、结构、效益发生的变化,使云南经济的“第四波”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质。

  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和制约,云南从1997年开始经济持续走低,GDP增幅的位次在全国逐步后移,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下滑至全国倒数第一。云南干部群众的信心也随之跌入低谷。

  2001年底,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解决经济低迷和人心不稳两大棘手的难题。由于历史原因和基础落后,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就有73个国家重点扶持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全省乡村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均GDP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强。反思云南经济的发展轨迹,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产品多样,但规模太小,产品优势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烟草产业积累了政府的可观财力,但非公经济“块头”弱小,经济持续发展乏力;农村市场广阔,但城乡差距拉大,二元化矛盾突出。

  在广泛听取民声、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新一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举“团结、干事”的大旗,梳理出几大支柱产业培育计划。2001年底,新一届省委班子在全省第七次党代会上响亮提出“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全力以赴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代会的报告里说,在未来5至10年,是云南省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切悲观失望,无所作为、满足现状的观点和情绪都是不可取的。

  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围绕增收调结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现代新昆明……这是云南干部群众这三年谈及频率极高的几件大事。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曾被个别云南干部认为是“踩刹车”、,对加快发展问题思想上一度发生摇摆。云南省委认真分析形势,清醒地看到了云南存在各种问题的症结首先在于发展不足。省委书记白恩培说,衡量执政能力的高低,要看抓发展的实效。根据本地实际旗帜鲜明地指出:“发展是云南最大的政治”,要求各级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来,确保稳步发展的势头。

  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导,云南在全省范围营造“团结干事”、加快发展的氛围,并以改革的思路、求真务实的作风、民主和科学的决策对症下药,真抓实干,解决了许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矛盾制约,终于遏制住了经济下滑趋势,三年聚一“波”,出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干部精神状态空前振奋的良好局面。

  云南大学一位研究员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云南“第四波”中多项产业崛起,与前三波有本质的不同。前三波都是以单项特色经济的崛起为标志,分别推进了烟草、旅游、对外开放的发展。而这一波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云南省一批特色经济篷勃兴起,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电力和矿产五大支柱产业全面开花。

  新的一波,是全面协调发展的一波。新一届云南省委、省政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和解决社会进步问题,加大投入,大胆改革,及时补齐云南发展中的“短腿”,农村医疗卫生、人口计划生育、禁毒和艾滋病防治、教育改革、扶贫济困、文化产业等获得了全面、空前的发展。一个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面向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开放省份正在走入世人的视野。

  潜力和结构效应在调整中释放

  云南有着独特的省情,民族、气候、生物、经济类型等多重多样性既是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发展的制约。正是这种多样性使然,部分先进的工业与整体欠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边境一线与先进的滇中落差越来越大,全省16个州市,生产总值最高与最低竟相差58.5倍。

  云南省决策者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加速发展的重大障碍。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都重复着这样一个思想:必须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增长质量。三年来,云南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组织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财政分配结构等方面频频出手。云南发展的精彩之笔正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人们的眼球。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