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联:林间呼啸一“雄狮”(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10:15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中联:林间呼啸一“雄狮”(组图)
中联繁忙的汽车起重机生产区

中联:林间呼啸一“雄狮”(组图)
中联产品参与打造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

中联:林间呼啸一“雄狮”(组图)
中联汽车起重机扬威南极

  “Zoomlion”,中联控股集团英文标识,意为“呼啸的狮子”。

  1992年,这头“狮子”刚刚起步时,孱弱得像只猫:8个人,50万元。没有太多的人对它寄予厚望。

  尽管孱弱,狮子就是狮子。在随后的10多年间,它一步步强大,除了在国内打下大片江山外,同时将触角伸向国际。世界机械行业巨头卡特彼勒惊呼:大洋彼岸有头真正的“狮子”。

  12年壮大155倍

  1992年,詹纯新决意“下海”时,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已经危机重重。

  这个国家级的综合科研机构,曾参与过人民大会堂、刘家峡水电站、中国第一座电视塔、北京地铁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但此时已辉煌不再,靠着一点点事业费勉强生存。

  时任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清晰地感受到危机来临的步伐。当年9月,他率领7个员工,贷款50万元,不要院里一分钱,组建起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

  以此为起点,中联集团开始崛起之路。

  1993年,公司由8人发展为20人,创产值400多万元,利税230多万元;

  1994年,公司由20人发展为190人,创产值4000多万元,利税1200多万元;

  1995年,公司由190人发展为320人,实现产值1.1亿元,创利税3750万元,一跃成为长沙市利税大户。

  ……

  到2004年,中联集团已拥有员工上万人,总资产超过46亿元,净资产17.5亿元,与1992年相比分别增长155倍和76倍。在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中联集团1-11月依然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5亿元,与1992年相比增长1000多倍和400多倍。

  2004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BAUMA(国际专业工程机械展览)上,一位法国客商在参观完中联展区后,提笔写下4个大字:“雄狮已醒”。

  两个故事的背后

  从一只孱猫到一头雄狮,中联创造的辉煌并非凭空而来。有两个故事至今仍在中联广为传播,被中联人视为骄傲。

  1993年,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研制出第一代混凝土输送泵,并借此赢得第一桶金,创产值400多万,利税230多万元。但就在此时,詹纯新突然决定,停产半年,转而研制开发第二代混凝土输送泵。

  为什么?詹纯新的解释是,简单再生产,不会扩大市场,只会失去市场。其时,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科研院所有一个通病,就是科研、生产、用户三者互相脱节,一个科研成果理论上很先进,但没有考虑生产工艺的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很不好用。中联的产品在北京的施工现场出了故障,3位高工前往修理,没想到仅仅卸几个螺丝就花了近一个上午。

  詹纯新决定开发既有先进性又有实用性的新产品。整整半年,几十位科研人员集体攻关,设计生产人员全部拉到现场,反复实验、改进,再实验、再改进。1994年7月,第二代混凝土输送泵诞生。半年就销出45台,创产值4000多万元,利税1200万元。

  现在,中联已经有了第七代、第八代产品,在台湾地区、东南亚、南非、阿富汗、澳大利亚、海湾地区等世界各地的建筑工地上到处可以见到“Zoomlion”的字样。

  除了产品质量外,中联的售后服务也有口皆碑。中联将其售后服务定为“三个24小时”,即24小时全天候服务、24小时内赶到用户所在施工现场、24小时内解决问题。

  一天下午5点多钟,一个电话从广东中山打到中联公司,称一处施工工地的混凝土输送泵出了故障,急需一个配件。中联当即派人坐当晚7点多的火车赶往广州,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中山市施工现场。

  “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这是中联的文化理念。正是用这一理念,中联人赢得了客户的喝彩。

  兼并重组凸现“中联模式”

  时间跨入21世纪,中联这头“雄狮”已不甘于在一片小山林中闪转腾挪,它需要更大的天地。

  从2000年起,中联开始了一系列动作。在短短三年时间内,相继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承债式并购原湖南机床厂、重组并购原浦沅集团和收购中标实业的主要经营性资产。

  对于上述收购动作,业内至今津津乐道,称之为“中联模式”。

  在传统套路里,重组并购往往意味着冲突、对抗,但中联集团走出了不同的路。上述涉及到不同类型、不同产权所有制、不同产业甚至不同国家的企业并购案例,均实现了“见效快、改制过渡平稳”。其中与浦沅集团的并购重组,更被视为行业经典。

  事实上,中联的并购之路也并非一路平坦。詹纯新坦言,最初因为考虑己方太多,差点和浦沅“失之交臂”。

  2001年,中联首次提出收购浦沅的优质经营性资产,但浦沅认为,如果中联只要浦沅最精华的部分,而置几千职工于不顾,那等于宣判了浦沅的“死刑”。有没有一种“多赢”方案,詹纯新苦苦思索。

  2003年,中联提出一个新的并购方案:以浦沅在长沙的优质资产为主成立一个单独的股份有限公司,有中联重科出资收购使之成为全资子公司,浦沅其余资产全部打包进入集团公司。这个多赢方案得到各方认同。重组并购完成后,浦沅集团公司、浦沅有限公司的高管人员与原班子几乎没有改变,97%的浦沅员工在身份置换后重新竞聘上岗。半年后,浦沅即发生了巨变。今年1-11月,浦沅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8亿元,同比增长95.83%,利润总额超过1.9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3.48倍。文/图本报记者唐婷 通讯员 郑志祥

  中联大事记

  上个世纪50年代,原建工部建设机械研究院在北京方家胡同诞生,随即完成人民大会堂特大型钢结构设计。

  上世纪60年代,建机院先后承担大量国家重点攻关任务,为北京地铁、中南海519工程建设提供无声压桩设备。

  上世纪70年代,建机院和中科院、铁道兵一起攀上高原,为青藏铁路的早期勘测打下第一根桩基。

  上世纪80年代,建机院着手中国工程建设起重机械、砼机械和路面机械的更新换代,为我国工程建筑机械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

  1992年9月,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成立。

  1999年,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代码000157)成立。一年后,中联重科5000万股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02年,中联重科承债式收购湖南机床厂,由此开启企业间重组并购的“中联模式”。

  2003年8月,长沙建机院、中联重科、浦沅集团、浦沅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实现四方重组并购。行业内两大强势品牌———“中联”、“浦沅”强强联合。

  2004年,在长沙建机院的基础上,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