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构建利益博弈新平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11:20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总210期/杨中旭 12月16日中午,笔者在百度键入“听证”二字,156万个搜索结果弹出,其中位列第一的是新浪专题:关注北京新交法。 听证前后,北京市“新交法”的相关条文有了很大的不同。据统计,民众的意见有60%获得了采纳。显而易见,这是不同利益集团在立法进程中,通过听证这一博弈平台,所争取到的妥协结果,各方的利益,也从中得以平衡。 相对于座谈会和论证,听证会中民主的意味更为浓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马怀德教授说,这三种不同的会议,都是立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前,我们在听证方面显得薄弱。 也正因为薄弱,听证有时也会变味。有专家提醒,北京市今年还有两例非常典型的不成功听证案例。 其一是北京世遗景点门票涨价听证会。据报道,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基本认可了涨价的方案。但新华网的消息说,在他们那里留言的网民,95%反对涨价。 那么,听证会代表究竟代表了谁?此外,还有读者指出,北京世遗景点只属于北京?难道只有北京居民才有资格参加听证会? 另一例则是北京市朝阳区秀水市场的撤市入厅问题。在听证会前一天,有关部门却决定听证会推迟举行。5个月已过去,听证会杳无音信,而撤市的具体步伐却已悄悄展开。而根据北方工大10名学生两个月来的调研报告,秀水市场内的商户只有6%支持撤市。 专家指出,听证作为一项科学的制度,引入我国不过11年光景,其间出现一些“变味”现象也属正常。大家需要努力的,是把成功的经验推广开来,听证中关于选拔代表、组织者超然、听证结果与裁决结果有效衔接等相关程序亟需完善。 北京市“新交法”听证的成功,只是迈出了构建新秩序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