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企业看得比生命重要—记军队转业干部申林德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18:09 新华网 |
新华网郑州12月27日电 他把企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军队转业干部申林德 张玉清 张乡林 朱培伦 他把人生最宝贵的17年奉献给绿色军营,又毫不吝啬地把人生最壮美的17年献给了一个濒临破产企业的振兴上。他的名字和他的创业传奇一次次地引起人们的瞩目。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企业军转干部、河南省安阳市德隆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林德。 1987年,服役17年,已是空军某飞行团副政委的申林德,脱下了绿军装,转业来到河南省安阳市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在车间当了一名党支部书记,不久又被提升为厂长助理,随后升任主管业务的副厂长。 1995年,安阳化纤纺织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账面负债2.3亿元,亏损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47%;80%的设备停产,70%的职工“放假”。为挽救这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中共安阳市委和市政府决定面向社会公开竞聘企业领导。 一向喜欢挑战自我的申林德,加入到了30名应聘者行列当中。他凭着丰富的经历和过硬的素质,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化纺厂的第12任厂长。 就职大会上,一位工人当着几千人的面问申林德:“你为啥来这里,到这里图什么?”“我个人什么也不图,作为一名转业军人,能把企业带出困境、突出重围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申林德的话引来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长达10分钟之久。申林德,这个身高1.8米的军转硬汉,止不住眼里的泪水,庄重地向全场敬了一个军礼。当地一家媒体以《军礼和掌声》为题报道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申林德并不为竞选的成功感到喜悦。企业赖以生产的原材料枯竭,账面上没有一分钱流动资金,诺大一个企业仅剩下一个空壳,银行也终止了贷款。面对“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面对工人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申林德暗暗地鼓励自己,一定要发扬部队敢打硬仗、敢闯难关的战斗精神,就是死也要倒在“阵地”上。 申林德两次去沈阳、三次下广州,详细调查市场行情。在新组建的厂领导班子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像当年指挥部队参加演习一样下达了“作战命令”:一个月内全面恢复生产,所有机器开动,所有职工回厂上班。仅仅三个月时间,厂里便遏制住了每月高达340万元的亏损,一个濒临死亡的企业复活了。 17年的从军经历使申林德不仅养成了果敢率直的作风,也练就了科学缜密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他深知经营企业犹如指挥作战,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1998年,国内国际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历尽千辛万苦才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化纺厂又面临新的挑战。望着库房里积压得越来越多的布匹和棉纱,申林德也开始焦躁不安起来。 申林德亲自带人外出跑销路,虽然效果甚微,但收集到的信息使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意识到,市场是战场,企业要生存就要抢占市场。 申林德提出了向市场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的决策。根据市场的不同需要,化纺厂不仅没有缩减生产规模,而是扩大了规模,在其他企业下岗人数不断增加的时候,他们又新招员工500名,而且由原来的三班运转改为四班运转。他们还改变了原来的销售模式,建立了以“快速反馈”“二级辐射”为特色的新的营销机制,按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做到“反应快、决策快、行动快”。 1998年3月,某地销售点反馈回来了一个信息:弹力牛仔布畅销,市场潜力大,客户要求一个星期见到样品。原有的设备难以生产这个品种,要生产就需要改造设备,还需要技术和大量资金投入。关键时刻,申林德又一次显露出军人的果敢和洞察力。他果断地作出决定:“上,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上!” 说干就干,他们马上高薪聘请了技术专家,和厂内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吃住都在车间,连续奋战七天七夜,终于试车成功。客户拿到样品,感到非常满意,随即签订了大笔订货合同。弹力牛仔布在广东等地抢滩成功,仅此一项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使化纺厂上了一个大台阶。 8年的风风雨雨,申林德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实现了他的诺言。1996年,化纺厂当年扭亏为盈。1998年,他们在严峻的形势下,产量、产值、销售收入三项指标创建厂40年来的最高纪录,同时实现利税590万元,由原来的亏损大户一跃而成为安阳市纺织系统的排头兵。2000年,他率领全厂毅然放弃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把企业改制为安阳德隆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从而将企业引入了一条变革发展的崭新道路。 申林德并没有停步不前,他深知今后的路还很长,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企业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他没有给自己喘息的时间,又不断探索实施新的管理战略。他狠抓领导班子的建设,让一部分人从岗位上下来了,一批实力强有工作能力的人走上了领导岗位。他在厂里建立了监督机构和审计制度,定期对领导班子进行考察和监督,要求干部除了工作外没有任何特权,包括他自己在内。 申林德是一个把企业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人,每次出差回来必先回厂里,厂子就是他的家,他的心里只有企业这个大家。申林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个企业领导,不能只图自己享受,只有和工人在一起,为职工着想,为企业着想,才能得到职工的信任和拥护,才能做好工作。申林德廉洁务实的作风受到了职工们的好评,全厂职工评议,他得到了99%的赞成票。 申林德的努力得到的是真诚的回报,化纺厂一度失去的人心又回来了,爱岗敬业、奋力拼搏的风气形成了。职工们说:有申林德在,我们放心;有他的领导,我们敢向任何困难挑战。在职工的心目中,申林德已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