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动感报媒二零零四 直面热点引导舆论助推发展扬旗擂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08:49 水母网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2004年,《威海日报》秉承“用新闻创造价值,与大局无缝衔接”的理念,紧紧围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这个主题,通过社论、评论员文章、述评、短论等形式,以高亢嘹亮的声音引导舆论,推动全市各项工作的开展,使报纸的党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喉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其价值体现在促进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上,体现在振奋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上,体现在营造威海加快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上。

  解读科学发展观

  背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对于科学发展观,大多数人的理解是比较准确、全面的,但也有少数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如把全面发展理解为没有重点,把协调发展理解为平均用力,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放慢速度等。如何推动科学发展观在威海的落实,成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关评论:对此,威海日报社高度重视,高屋建瓴地进行了前期策划,决定紧密结合威海实际,以通讯、述评、专版等形式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重点宣传报道。3月31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述评之一《建设现代化新威海的根本指针》见报,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切实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而顺利实现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新威海的宏伟目标。”第二篇《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答了“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对发展的降温,更不是‘急刹车’,而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一如既往地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核心不动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第三篇《统筹兼顾,力促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提出,“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威海经济和社会这‘两条腿’更加协调统一、稳健有力,尽快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新威海的宏伟目标。”第四篇《和谐共存,推动人与自然持续发展》提出,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还要留下“一个清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第五篇《同频共振,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出,“要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新威海,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区域间、城乡间的同频共振、协调发展。”第六篇《内外互动,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指出,“我市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通过改革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内外互动,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第七篇《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出,“经济发展,效益提高,社会进步,都要落脚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生活不断改善上。”第八篇《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指出,“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的。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9月28日至30日,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会议召开后,《威海日报》又刊发了评论员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更能推动大发展》,全面回顾了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种种举措和取得的成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评论题目所指出的中心论点。

  效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述评见报后,不但在本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而且受到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被作为典型经验上报中宣部,并通报全省地市党报。5月31日省委宣传部印发的第17期《新闻阅评》,题目就是《〈威海日报〉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在列举了《威海日报》以长篇通讯等形式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做法之后,指出“与此同时,《威海日报》还编发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述评,到5月12日,已经刊发了《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力促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和谐共存,推动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等多篇述评,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说明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认为,“《威海日报》紧密联系实际,从理论的高度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做法,确实值得借鉴。”

  再论思想大解放

  背景:近几年来,我市围绕加快发展开展了多次解放思想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各方面的活力竞相迸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得到较好发挥,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同志的“满小旧怕”思想又表现了出来,对威海能不能大发展、快发展,一度在思想上产生了动摇。有人认为威海潜力挖得差不多了,今年要更快更大发展不大可能;有人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对竞争和压力有些不适应;还有的人把适当收缩银根、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宏观调控,理解成紧缩、降温。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将会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关评论:为了澄清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威海日报》积极做好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文章。在去年发表了破除“满、小、旧、怕”加快发展对话评论、威海人思想观念评说系列评论、“全市要加快发展,我们怎么办”系列评论等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先后在要闻版和理论版上推出了十几篇有分量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述评和理论文章,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威海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脚步不能放慢。“七谈抓好2004年经济工作”系列评论的开篇《把思想统一到更快更大发展上来》,详细分析论证了我市面临的大好发展机遇、我市正处在一个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市持续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威海通过努力都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针对压力问题,明确指出“压力是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压力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有压力感的地方才有可能没有压力;有危机感的地方才有可能没有危机。”针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问题,进一步阐明“调整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并不是调整之后再发展,更不是只调整不发展。”1月8日,市十二届二次党代会闭幕后,本报刊发了社论《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文章在回顾了我市现代化建设的6条宝贵经验、党代会确定的2004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后,指出,“从总体上看,尽管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考验,但是我们正处在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利条件仍然多于不利因素。”“2003年,我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在崭新的2004年,我们同样应该而且能够大有作为。”3月20日,本报再次针对有些人的疑问,刊发了评论员文章《咬定发展不放松》,指出“全市各级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思想不能动摇,以发展论英雄的原则不能动摇,全面完成市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今年各项指标的决心不能动摇。”

  10月20日至25日,市委书记崔曰臣率领威海市党政考察团赴潍坊、济南、淄博、滨州、东营、烟台等地参观考察。这次考察,让我们看到了这6个市令人震撼的发展变化,看到了我市与这些地区的差距。随后召开的市十二届六次全委会,吹响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号角。《威海日报》适时推出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述评,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推动威海持续超常规跳跃式发展鼓劲加油。系列述评的开篇《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分析了我市面临的“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形势,阐述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的道理。系列述评的第二篇《看到差距才能加快发展》,从“大、高、快、新”四个方面比较了我市和先进地区的差距,鞭策全市干部群众“保持清醒头脑,加强横向对比,认清形势,自我加压,鼓足干劲,再掀加快发展的热潮”。

  效果:这一系列紧贴大局、旗帜鲜明的评论,形成了舆论宣传强势,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市供销社办公室负责人说,《威海日报》的评论有深度、有新意,他每一篇都认真阅读。这些评论对发展的实践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并站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了深入论证,在让读者了解许多信息的同时,振奋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促进威海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些机关干部和企业家也表示,《威海日报》的评论让他们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不断推动威海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评析机关行政效能

  背景:行政机关如何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7月至9月,市直和两个开发区机关事业单位集中3个月的时间,开展了“全市要加快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市直机关加快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大讨论活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愿望比,与加快发展的要求比,个别部门在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优化环境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在“大讨论”活动开展一周年之际,市委决定开展“大讨论回头看”活动。

  相关评论:《威海日报》高度重视这次“大讨论回头看”活动,除了在一版刊发《认真回头看促进大发展》的评论员文章外,还结合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以推进建设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和法治政府为出发点,在一版推出了“大讨论回头看”系列述评。报社有关记者和评论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到一些行政机关和基层收集素材,经过对采访情况的细致梳理,列出了有关服务态度冷淡、乱收费、年检繁杂等问题,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要求精心选取事例,独具匠心地分析论述,力求做到有理、有据、有力。从7月中旬到10月中旬,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推出了10篇述评,分别是《“相对集中”岂能打折扣》《“一问三不知”如何谋其政》《把政府建设新理念落到实处》《亲疏为何如此分明》《何时不再“跑年检”》《公务员缺位理不该》《向乱收费宣战》《规定期限不是“挡箭牌”》《承诺,必须兑现》《矛盾怎能向外推》。

  效果:“大讨论回头看”系列述评一经推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的读者给编辑部打来电话,和记者、评论员共同探讨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服务水平。7月14日,系列述评的第二篇《“一问三不知”如何谋其政》刊发当天,市经贸委主任就很快做出批示,要求经贸委各科室、每位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学习这组文章,结合“大讨论回头看”活动,举一反三,主动查找问题,学习掌握好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业务,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为此,市经贸委还专门下发了学习这篇文章的通知,复印了述评原文,下发各科室进行学习讨论。一些读者也反映,“大讨论回头看”系列述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特别是围绕贯彻《行政许可法》做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大有益处,为把威海建设成为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低、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城市作出了贡献。

  呼吁共建美丽威海

  背景:环境,是威海最大的比较优势。威海要加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打好环境牌。举办2004首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就是我市打环境牌的一个重大举措。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我市非常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荣誉。但是不可否认,与建设精品城市的目标相比,我市的环境建设仍有不足之处。同时,与城市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农村环境还没有与城市环境同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迎接首届国际人居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市自7月份开始,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9月中旬,又拉开了为期4个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序幕。

  相关评论:如何配合好这项事关威海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整治活动,动员更多的部门、单位和人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威海日报社领导和员工共同关注的话题。除了在一版开辟《整治大环境迎接人居节》专栏外,7月2日,《威海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刊发了评论员文章《共建美好家园》。这篇评论员文章在阐述了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列举了我市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后,站在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角度,指出了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应该怎样为建设美丽家园做贡献,号召广大市民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增强热爱家园、保护家园、建设家园的意识,人人都成为美化环境、建设城市的倡导者和参与者。”由于这篇评论员文章注重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许多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对全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9月16日,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威海日报》又及时刊发了评论员文章《共建整洁优美的新农村》,首次把农村环境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响亮地提出“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在广大农村创造出“‘吃得放心、喝得安心、住得舒心、干得顺心、活得开心’的良好生活环境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的良好生态环境。”

  效果:在新闻媒体的大力呼吁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所涉及的道路完善工程、绿化工程、旧房拆迁工程、违章临时建筑拆除以及住宅小区整治工程等进展顺利,威海市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体育基地周边环境更是焕然一新,体育馆西侧的福山路,由一条尘土飞扬、狭窄拥挤的“乡间公路”,变成了一条宽敞整洁、畅通无阻的通衢大道;体育馆南侧原来乱石成堆的空地,也变成了树木扶疏、错落有致的休闲花园,晚上在或明或暗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幅山水画。与此同时,我市广大农村的整体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深化工业强市观念

  背景:观念决定着思路,而思路又决定着出路。在从观念上解决了威海必须大发展、快发展的问题之后,如何加快发展又成为一项必须解决的问题。评论员在调查中发现,有人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发展思路不理解,认为按照威海的现实条件,应该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第三产业上。他们担心,强调发展工业,会降低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相关评论: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推动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加快威海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5月25日至7月5日,本报在一版连续推出了“坚持工业强市实现工业新突破”的系列述评。第一篇《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分析了工业化对农业产业化、流通现代化、城市化的积极影响,论述了“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市走工业强市之路,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二篇《大力实施骨干膨胀战略》针对我市企业“群山无峰”的现象,提出“抓工业、上项目,只知道从‘面’上抓总量扩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下大力气从‘点’上抓骨干膨胀。”第三篇《大力实施产业聚集战略》,论述了“要实现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就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市之路,大力实施产业聚集战略。”第四篇《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列举了海内外一些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而取得成功的事例,论述了“成功的品牌是旗帜,是生产力,也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第五篇《创造工业强市的优良环境》论述了“环境问题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关键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的路子,就必须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的环境。”在5篇系列述评刊发后,11月19日,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述评中,本报再次刊发了《加大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力度》,进一步提出“工业发展不起来,第一产业就难以带动起来,第三产业也将缺乏服务对象。”“三产比例的升高有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作基础,而这些都需要发达的工业来提供。”工业强市离不开科技和人才支撑,7月24日全市人才与科技工作会议后,本报刊发了评论员文章《人才强市科教兴威》,倡导全社会树立“向科技要效益,靠人才求发展”的意识。工业强市需要加大对工业的投入,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为此,本报刊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五谈搞好招商引资”,分别是《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对外宣传要先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企业要树立主体意识》《全社会形成“大合唱”》。其中,《对外宣传要先行》针对招商引资仅仅依靠经济领域单打独斗、“一条腿”走路的局面,提出要“大力加强新闻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新闻开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效果:《威海日报》关于工业强市的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市领导对这些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些读者也表示,这些报道读后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威海确实应该把企业做大做强,把产业链进一步拉长。各市区也都认识到“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快则发展快”,大力发展工业的意识普遍增强。荣成市的领导表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崛起一批顶天立地的项目,培植起几个能够真正引领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文登市的领导表示,要把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来抓,明年争取限额以上企业达到350家以上,利税过千万的企业达到80家以上,外资企业发展到1000家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到2500家以上,限额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乳山市的领导表示,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快实施新一轮“工业立市”战略,提升工业层次,练就企业内功,夯实跨越根基。

  责任编辑:林天波(来源:威海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