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的现状及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10:55 贵州日报

  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大多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由于相对边远和闭塞,这类地区通常保存着完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像滇西北、黔东南等地即这样。当前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这类地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首选措施。但是从全国范围看,这类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与其资源富饶度极不相称。以黔东南为例,尽管黔东南早在1997年就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首选地之一,其旅游业起步也不算晚,但旅游业至今仍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地。这无疑与交通等硬件设施落后有关,但旅游人才严重短缺是关键因素。

  目前,欠发达民族地区首先是专业管理人员匮乏。调查表明,在黔东南州的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中,没有1

  人是旅游院校毕业的。另据抽样调查,贵州部分景区管理人员中,具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文化的比例分别是20.2%、42.6%、22.5%、11.2%、2.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2%。在旅游管理层中,既有丰富领导经验和管理能力,又有系统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如凤毛麟角。高层次决策人才的严重缺乏给旅游业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在开发和管理中缺乏全局观念,不能充分把握旅游开发的内涵,也不能从宏观角度把握旅游区的特色和发展方向,表现为旅游开发层次低而简单重复,景区开发缺乏个性和文化底蕴,经营管理不到位,而不规范和急功近利的开发更导致民族文化粗俗化和形象受损。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比较脆弱,文化旅游资源也属于易于萎缩、消亡的古朴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必然造成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古朴民俗文化的萎缩、消亡,社区群众在旅游开发中也受益不多,导致旅游区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其次,导游及翻译人员严重不足。由于多数欠发达地区旅游行业管理尚未走上正轨,多数导游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旅游专业教育,知识层次低,文化修养不足,对民族文化及景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不正确,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品位和内涵不可能获得正确充分展示。欠发达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翻译人员,只能从学校抽派部分外语教师充任临时翻译。找外语翻译尚且不容易,找既懂旅游专业知识和当地民族文化又懂外语的翻译则更加困难。在黔东南,持国家导游证的人数不足20人,高级导游员仅1人,根本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镇远和黎平两个旅游资源大县和开发大县,目前获全国导游证的人员也分别只有4人和2人。

  第三,旅游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这是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客房、餐饮等一线服务人员,不论是普通话、气质、修养、卫生习惯,还是服务意识和技能,都离星级要求相差甚远,这也是酒店星级评定的瓶颈和整体服务质量不高、顾客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

  第四,民族旅游特色人才后继无人,各类乡土特色人才的现状令人堪忧。一方面,民族文化传承人出现“断代”危机。在多数欠发达民族地区,由于缺乏原生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和激励机制,青少年对学习原生民族歌舞没有内在动力。由于许多客观方面的原因,旅游业发展未能给当地居民带来实惠,而旅游业所带来的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使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几乎不屑一顾。随着老一代艺人的纷纷故去,民族民间技艺将因严重的“断代”现象而失传。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从业收入的巨大反差,大批乡土艺术人才正在被旅游发达地区重金挖走,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使民族旅游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总之,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从业人员总体水平较低,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不足,整个旅游业经营管理都不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造成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短缺的原因,一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培训机制不健全;二是由于经济落后,吸引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三是人才管理不善,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解决欠发达地区旅游人才短缺的问题,必须立足于发展,围绕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转变观念,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人才是旅游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的观念,营造科教兴旅、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各种人才激励机制。还要充分认识各类乡土特色旅游人才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挖掘、保护、管理、培训乡土特色旅游人才纳入旅游人才战略规划。

  ———坚持人才培养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学历教育和成人培训机制。决策部门要从管理思路、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保证人才培训的适度超前,不为发展初期旅游人才“供过于求”的暂时现象所迷惑,用长远的眼光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力求旅游人才总量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旅游人才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相协调。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办学规模,打破传统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加强旅游院校建设,紧紧围绕质量和特色办学,加快人才培养步伐要把民族地区各类特色旅游人才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激励机制、自上而下的民族文化保护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大、中(职校)、小学教育网络体系,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让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族刺绣等民族文化走进课堂,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既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也可满足旅游业对特殊人才的需求。

  ————理顺人才管理体制,建立良好的旅游人才准入机制,引入现代人才资源管理理念,创造能留人、用人、吸引人的良好环境。事实证明,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旅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只有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能形成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梧桐树”,引来更多的“金凤凰”。

  还应看到,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特殊旅游人才长期以来未能引起重视,也未被当成旅游人才对待。他们绝大多数属农村户口,既无编制,也不属于任何管理组织。但是民族文化旅游离不开他们的参与,民族旅游魅力的体现和生命力的维持都离不开他们的劳动和创造。各级相关部门对此要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做好这类人才的挖掘、保护、管理和培训工作。

  总之,旅游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旅游市场,欠发达民族地区更需要有超越性、前瞻性的思考,推动旅游人才的储备、培养和吸纳机制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人才短缺的问题,使未来旅游经济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

  作者:张雪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