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世间万象:小析中国社会的“纠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6:51 中国新闻网

  某公络腮胡,每日数次用刀片刮胡须。脸上不留一点胡碴儿。有人问他何以如此,答曰:“胡须不让我露脸,我也不让它出头。”

  这是一则幽默。

  这是一则让人难以笑到尽头的苦涩的幽默。它逼视、穿透人心的底面,让你不能不想到一个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纠缠。

  纠缠发端于得罪或者伤害。

  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甚至得罪了谁、伤害了谁的事都在所难免。如果是事关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当然不能含糊,一定要讨个说法,弄个明白;或者是谁有意甚至恶意去侵犯、挑衅别人,招致人家的纠缠、还手,倒也自食其果;而纠缠更多的时候是工作或交往中,无意或无奈的难以避免的刮碰,常源于一些无关宏旨大局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如言者无心,闻者误会,你的话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怨尤、仇恨的根芽;或者制度规定、当时情境使然,你不能满足他者的要求,他便惹人不满遭人恼怒。在这类情况下,即使是谨言慎行的谦谦君子,甚至心甘情愿当“和事老”、“老好人”,也难避其咎。

  而且一旦情感伤筋动骨,耿耿于怀,常导致神经过敏,不管怎么说话做事,都可能加重误解,扩大裂痕,让人多心、掰生,离心离德,甚或感情彻底破裂。于是,不知不觉间就有人暗中与你较劲儿,死死纠缠你,时时败坏你。你的生命有了阴影。

  纠缠常终结于两败俱伤。

  如果不经意间得罪了正人君子,宰相肚里能撑船,充满仁爱的胸怀能够宽容你,或者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得罪。遇性情刚烈者,也顶多他不再理你,你痛惜自己丢了一个朋友。而若得罪了“心胸偏狭”者,俗说“小鸡肚肠”者,便要如影随形般地纠缠你,暗藏机锋,寻隙报复,你想躲闪、回避都不可能。这正如驾车行路,你车技高超,行驶中小心翼翼不去撞别人,但你能保证别的车不碰你吗?

  倘若矛盾双方都斤斤计较之人,针尖对麦芒,视对方为冤家,时时相互整治,攻讦事事找碴拆台、掣肘,如此你撕我咬,愈演愈烈,由暗中到公开,冤冤相报无尽休,生活的乐趣没了,双方各自都紧盯着对方甚至为对方活着,人陷入无尽的心神疲累之中。即使一方认输败北,或遭遇变故,另一方又得到了什么?双赢更是不可能的。人说:你整我,我整你,整来整去整自己,这话倒真是不无道理。

  有人说,彼此有了纠葛,心存芥蒂,不讲个输赢,不争个高下,直觉得憋气窝囊,咽不下这口气,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不争包子争口气”,怎么也要斗下去。

  此所谓“气”,与人的昂扬正气、铮铮气节丝毫不沾边,说到底只是一种意气之举,小气之为,是感情用事、情绪发泄。为区区小事死盯硬缠,大动干戈,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钻入牛角尖透不过气。

  这非但不是人有志气,恰恰相反,与生造的“仇家”较劲,生活的目的指向个别人,不但容易丢失大志正事,而且会消耗掉能力才气。这才叫败兴泄气呢。

  人说世上最难咽的不是黄连,而是一口气:为争一口气,非斗个你死我活不可。其实大智大勇之人正是要咽下这口气。

  忍气吞声向来被视为懦弱无能,而这里所说咽下这口气,与其说是向对手的屈服,不如说是对自己的宽容:不逼自己陷入纷攘纠缠的罗网泥潭。这不是消极逃避什么,而是机智择路而走。人有追求的理想志向,惟此为大,怎可轻易被人干扰了生命的航线?

  正如向前疾行快跑之途,蚊子叮一口,就去追蚊子;苍蝇踢一脚,又去追苍蝇。不断横生枝节,左奔右突,前面的大目标何时方能到达?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人生在世,想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最基本的品格修养是“必然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也就是说,一定能够忍受得住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冒犯,才能做得出一般人所不能做得出的功业。

  咽下这口气,就会少了更多的闲气,摆脱掉无聊、庸俗、升华了人的品位,拓展了人的胸怀,自有一种脱身而去的别样的潇洒和从容。面对纠缠,不理不睬,我行我素,头都不偏过去、冷静得波澜不惊,更加珍重生命的季节,集中精力去做好应该做的重要的工作,这才是最大的争气。

  生活中,常看到有人为争一时的名利得失,陷入复杂而琐屑的人际纠缠之中,苦恼不已,甚至人也变得有几分偏执、怪僻。在为之痛惜、叹息之余,也时时自省自警:眼睛只盯在一处,不跌跤才怪呢!“风物长宜放眼量”,且莫为昨天的一时一事误了长远的大事大功。

  人,何必要相互纠缠?拉开一段距离回首再看,往昔骤雨疾风的诸多纷争,不过是无关紧要甚至百无聊赖的泡沫泥浆,很为其时之迷失之傻气而面热心跳,追悔不已。说得积极一些,都是为了共同的事业目标,为什么要去互相践踏?说得消极一点,“人都是在走向死亡,一路上为什么还要争吵?”

  人,何必要惧怕纠缠?恶意的纠缠能束缚一些人的手脚,使之活得更拘谨胆怯,但也能删除一些人的毛病,使之活得更干净利落。身边有人瞪大眼睛盯着你,那是一种宝贵的提醒,告诉你要行得端,做得正,别走歪路,别做错事,别存侥幸心理,别授人以柄。这就让你时时保持警觉,躲开了风险,避免了堕落,岂不是一件应该向人家叩首道谢的大好事?

  况且,以一种超然、豁达、大气的态度对待纠缠,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品味、素质的提升,使自己与纠缠者自然拉开距离,不再处于同一层面,令其望尘莫及,难以纠缠于你。你恰如竖起一座立交桥,尽管车来车往,但有了上下之分,自然容易躲开针锋相对的碰撞,实现了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出头”、“露脸”,甚至还可能生出一种纵横驰骋、毫发无伤的人生快意呢!

  文章来源:香港《大公报》 文/吕钦文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