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2004:对中国困难群体的关怀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7:57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顾瑞珍、翟伟)家住北京崇文区龙潭街道的低保户田建华和妻子都没有工作,一个孩子在上学,生活十分困难。自从每月领取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后,家里有了笑声。田建华只是享受低保带来温暖的最普通一员,和他一样,全国大中城市已有2204万生活困难居民享受到低保。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最后一道防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呵护着因下岗、失业、伤残、离退休而面临生活困难的千百万城镇居民,向困难群众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 “应保尽保,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政工作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各级民政部门竭尽全力达到的工作目标之一。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平均每人每月救助标准为159元,全年中央财政低保投入102亿元,比去年增加10亿元。全国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新的五保政策,有328万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3000万元敬老院建设资金已全部下拨,共资助敬老院建设项目440个。 在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编织起这样一张保证每一位社会成员不因生活困难而陷于绝境的社会救助网,是多么宏大的事业! 与此同时,农村低保探索、特困户救助工作也不断推进。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国新增3个省、市、自治区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全国实行农村低保的县(市)共1206个,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为454.8万人,平均保障水平为年人均600元;10月底纳入农村特困户救助的人数为826.4万人,平均救助水平为月人均5—20元。 另外,城乡医疗救助逐步推开。截至11月底,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省级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共有943个县(市)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受益人数491.6万人;中央3亿元医疗救助资金经与财政部协调已顺利下拨各地。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已初步展开,城市需大病救助的102.6万人中,已有13.3万人得到救助,人均救助标准为1535元。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也在2004年里得到快速推进。目前,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建立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12个省正在筹备召开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除低保、五保、农村特困户救助等制度的实施外,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一系列救助制度在不少地区相继推出,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或关爱。 2004年,应急救灾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使全国成千上万的普通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浙江温岭登陆,1小时后民政部启动了紧急救灾二级响应,很快又升级为一级响应。民政部工作组24小时内迅速派出,并在48小时内制定出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监督、评估等工作也随即展开。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已经基本完善。在全国建立的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帐篷、水、粮食、方便面、取暖物资等,能够保证灾民在灾后第一时间内的基本生活需要。 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因灾死亡2128人,直接经济损失1688.7亿元。救灾体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立起一个坚固的堡垒。《二十四小时零报告制度》、《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1年间,民政部就出台了几项旨在变革救灾体制的政策文件,我国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正快速走向成熟。 2004年11月,民政部启动了灾情每日监测制度。动态记录每日国内、国际灾害事件的《昨日灾情》剪报。从重要灾情通报到《昨日灾情》通报,从一般灾情会商到每月会商,从一般灾情数据统计到重点区域的数据跟踪分析,民政部建立的灾情管理体制,为应急救灾系统的运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据统计,今年以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向灾区下拨救灾款32.11亿元,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帐篷3.39万顶,下拨救灾捐赠款489.1398万元。地方各级政府已投入和计划冬令投入灾民生活救济资金共计25.38亿元,及时解决了灾区人民的吃、穿、住、医等困难,有效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数字见证了温暖的2004年,人们从数字中体会了关怀,从细节中感受到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