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0:35 大江网-江西日报

  主持人:余霞

  特邀嘉宾:毛惠忠(省农业厅厅长)

  刘文峰(省统计局农调队住户处处长)

  主持人语:今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三项指标增幅均超过20%,广大农村呈现出丰产增收的喜人景象。尤其是农民增收2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新的一年里,如何继续挖掘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克服制约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各方给予更多关注和努力。

  今年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毛惠忠:今年农民增收20%以上,是政策、价格、气候、人努力同向合力的结果。首先,省市县各级都坚决贯彻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省委、省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并组织了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现场解决农业生产和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次,在注重农业内部增收的同时,也注重农业外部的增收;在注重粮食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注重结构调整增收。今年我省加快了“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步伐,确定了60个县实施农民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建立了212个农民工培训基地,有10万多名农民通过培训顺利转移就业;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我省肉类、水产品和经济作物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第三,农业部门的工作更加务实。今年全省农业部门向农民推荐推广了135个优良新品种、53项农业实用技术,在15个县实施了“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工程”,使全省“三虫二病”发生率降到历史最低,硬是从“虫口”夺下粮食27.5亿公斤。大力推进“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以种子、农药、化肥、农机为重点的农资打假护农行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体系和农业保障机制,完善和提高了农业服务功能;建立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对配有“绿色通行证”的整车鲜活农产品免收普通路桥通行费,减半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

  农民增收仍有隐忧

  刘文峰:农民增收20%让人欣喜,但喜中也有忧,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保持和发展当前大好形势的难度比较大。其一,粮食、猪肉、油料等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按照历史规律,明年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将出现小幅下降。其二,今年全国粮食丰收,可以预计全国将进入新一轮粮食丰产期。由于我国调控市场的能力不强,往往是“促生产容易,保增收困难”。198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总的趋势是增加的,但每隔3至5年就有一次波动,出现“粮食减产———粮价上涨———粮食丰产———不能顺价销售———粮价下跌”的现象。如果没有新的制度措施出台,根据以往经验,2至3年后很可能出现新的波动。其三,农村外出从业人员面临新的挑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外出的第一批务工农民将陆续返乡,今后外出人数将保持稳定增长,难以像前几年那样大幅增加;外出从业人员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较差,大多靠出卖体力挣取微薄收入,即使外出从业时间再长,也没有技术和智力的增值,一旦体力下降就要重新回到农村,再次融入传统经济结构之中。

  关键是构建增收长效机制

  毛惠忠: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关键是构建长效机制,应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国家扶农增粮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农业投资和项目要向主产区集中,帮助主产区加快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把粮食生产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主产区农民增收。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三补一降”政策,建立对种粮农民的收入补贴机制。今年实施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政策,应不断强化,使之制度化。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力争明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在总结今年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二是建立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机制。要加快推进以良种培育、良法栽培和防灾减灾为重点的科研攻关;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特别是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体系;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加快以机耕、机收为关键环节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改进耕作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继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四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内在发展动力。

  刘文峰:我的建议是:第一,进一步确立政府在促进粮食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坚持并不断加大更直接、更有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力度。应把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作为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内容;逐步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突破粮食风险基金的限制,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根据需要,对农业遭受自然灾害、价格暴跌等损失实施以产业救助为目的的直接补贴,不断提高财政补贴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第二,进一步做好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在全省每个县市都设立2至3所职业技术学校,为不能升学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提供义务或半义务职业技术教育,并逐步成为培养现代产业工人的摇篮;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重点对种养专业户进行技术培训,把农业技术培训与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区域化和标准化结合起来。要发挥农资和农业技术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深入到农村通过推广技术来推销产品。第三,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同时,做好灌区末端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落实好将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15%至20%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努力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适应“山上办绿色银行”的要求,建设和完善水、电、路等先导型基础性工程,带动果业、畜牧小区的加速发展。第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距离农产品主销区近的优势,吸引省外、国外资金和技术参与我省的农业综合开发,瞄准中高端市场,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增加农产品出口。要立足粮食优势,吸引国家有关部门和大型企业来我省兴办粮食精深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进一步扶持发展种养大户,促进农业的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重点是解决他们的银行贷款和各种税费优惠。(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