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年终特稿:以人为本尊重人权 百姓维权上法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8: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九日电 题:百姓维权上法庭

  中新社记者 齐彬

  村里一幅市价极高的土地,被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转让。面对权益遭受侵害,毗邻香港的广东东莞市常平镇木棆村几百户百姓最近已聘请律师,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开发商告上法庭,希望通过法律来找回公道,讨个说法。

  与东莞市这一案例相似的事件还有不少,如北京市的黄振老人手持修改后的宪法文本对抗强制拆迁的推土机;河南开封的几十户市民,在拆迁中的断壁残垣前,摆出“捍卫宪法”的红条幅、贴着报刊文章的展板、一台录音机和两只大音箱,宣传宪法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内容,抗拒该市势如破竹式的强制拆迁。

  在中国,“打官司不如打关系”的说话盛行已久,在出现纠纷或权益受损时,人们往往想法设法找“关系”,走“后门”;也有的找政府,找组织,寄希望于为民做主的“青天”。但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选择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了土地纠纷外,从春运火车票是否该涨价,到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报考公务员,近几年来,百姓维权上法庭的新闻层出不穷,他们的理由也五花八门。这些官司大多关系到普罗大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尤其高,值得赞许的是政府部门也从善如流。主管公务员考录工作的人事部,今年便两次就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研究吸纳各界看法后,乙肝病毒携带者报考公务员的限制被放宽。

  律师公丕国在山东沂州执业近十年以后,又来到北京发展,他的一个深切感受就是现在通过上法庭维权的老百姓越来越多。虽然他们对法律未必有多少了解,但他们相信法律的权威,“我经常接到各方面的法律咨询,也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因为这表明我们国家在逐步走向法治”,公丕国说。

  中国新的领导集体施政两年多来,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已蔚然成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被很多官员奉为圭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则一再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为了真正从法律上维护人权,中国今年首次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共还首次宣布把“依法执政”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之一。

  为了改变过去靠行政命令管治社会公共事务的模式,实行依法行政,中国制定了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地出现了众多的“民告官”案件。从权力至上到法律至上,从找组织到进法院,从重义务轻权利到权利义务并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观逐渐深入人心。

  与之相适应,今年以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仍然坚持“开门立法”,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物权法等多部涉及民生的法律草案,都经过广泛讨论,多次审议。如何依法保障人权,更是人大常委们审议法律案的重要出发点,经媒体报道后,给百姓以更大鼓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去年中国共审结行政诉讼案件十一万多件,其中,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社会保障等案件较为突出。此外,还审结国家赔偿案件三千余件。这两个数字较往年都大幅上升,权威人士说,预计今年会有更多的此类案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