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尽快启动跨国民间赈灾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9:01 南方都市报

  社论二条

  发生在印度洋沿岸的海啸灾害是一场国际性的天灾,当地人民和游客的生命与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从现场图片和录像来看,疮痍满目,哀声连绵。目前当地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搜救转向灾后重建、救治伤病、卫生防疫,急需获得国际社会的援助。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已迅速宣布向受灾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第一批救援物资也已经抵达受灾地区。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已各自捐出数百万美元援助受灾国。

  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慷慨解囊,单个国家承诺的援助金额最高已达到三四千万美元,此外投送救灾物资和救援人员的速度也是一个比一个快。远在欧洲的匈牙利尽管国家并不富裕,但也积极参与了赈灾和救援工作。法国外交部长和法国医疗队与救援专家,携带大批救援物资,以最快速度抵达了受灾国。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赛,和国际形象的比拼。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这是人类基本伦理道德的体现。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之间、各国人民之间基于人道和同情的相互援助一直延绵不断,结成了互助网络。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洪灾、震灾、疫灾以及扶贫、农村教育等等,中国都得到了来自国外的大量援助,其中既有官方援助,也有民间援助。现在邻居有难,作为离印度洋受灾地区距离最近的大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应当仁不让地迅速、有效、连续并尽自己所能,为受灾国人民提供援助。

  我国政府已经迈出了人道主义救援的第一步,并且还将陆续提供这类援助。当然,这些资金都是纳税人的钱,要量入为出,不必盲目攀比,只要和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称就行。此外,我们民间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捐款几十元、几百元、上千元,对于一些人来说,不过是一顿饭钱、一件衣服钱而已,把这笔钱用到灾难中的人类同胞身上,是小事一件,也是善事一桩。

  笔者在此郑重呼吁:面对印度洋沿岸的严重灾害,作为邻近大国的人民,我们应尽快启动跨国民间赈灾机制!

  其实,中国香港地区和华人聚居地的新加坡,早已迅速启动针对海啸灾难的民间赈灾机制。我们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为己任,国家需要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我们民间也应当有所行动。

  至12月28日晚,新加坡民间(含机构与个人)的捐款已超过150万新元(约750万元人民币)。参与捐款的机构包括银行、企业、大学、行业协会、宗教组织、红十字会等等。在新加坡一些超市,救济品票券正在发售。有一位餐厅经理,召集朋友一起来向社会募集衣物和食品。新加坡红十字会设立了“红十字亚洲海啸赈灾救济金”。新加坡公民还就近向斯里兰卡航空公司在新加坡的办事处捐赠物资。泰国尽管自己就是受灾国,但也动员民众向在本地受灾的外国人伸出援助之手,免费提供食宿和衣物。

  目前灾区紧缺的物资包括可饮用水、食品、帐篷、毛毯、床单、消毒剂、药品、医疗设备、清障设备、交通设备;紧缺的救灾和灾后重建人员包括工程、医疗人员;当然,这些国家也急需现金援助。联合国和一些卫生专家已多次警告,如果受灾国家不能及时有效地善后和进行卫生防疫,那么瘟疫就有可能从这些国家蔓延开来。

  这场灾难发生在印度洋沿岸。幸亏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挡住了震波,否则以海啸能拍到东非海岸的能量来看,波及中国南部沿岸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对地壳、海洋、大气的运动并不十分了解,巨大的天灾随时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国家头上。而人为灾难就更说不准了。在全球化时代,其实最为全球化的事物就是病毒,海关、国界都奈何不了它。全球生态环境退化和致命性病毒等等因素已经使人类成为了一个风险共同体。这时候,向同为人类的受灾者伸出援手,展开跨国民间赈灾行动,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全球文明,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倡导、被力行。

  当然,出于自己的捐款能否确实送达受助者手中的疑虑,使中国民间的捐款热情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有《捐赠法》,但是关于如何使用、分配、寄送捐款捐物尚无明确的法律监督。为了完善我国的赈灾体制,对捐赠者、受助者负责,也有必要制定一部《赈灾法》。

  我国有民间赈灾的传统——义赈;在抗击SARS期间,国人也展示了高度的人道主义风范,民间赈灾行动在各地都有发生。今天我们邻近国家的人民遭受了灾难,基于起码的人道主义立场,我们中国人应当立刻行动起来,启动跨国民间赈灾机制,为受灾地区人民送去一份善意、一份关切!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庄礼伟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