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吉林省公安厅新闻发布会通报 全省社会治安总体平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9:19 新华网

  吉林省公安厅29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吉林省今年社会治安形势。一年来,全省社会治安总体平稳。1-11月,全省共立刑事案件82740起,比去年同期下降0.8%。但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全省社会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刑事案件总量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恶性案件多发,危害程度加剧杀人案件高发,伤亡较大。全省立案941起,被杀身亡888人,同比分别上升6.6%、6.3%。

  爆炸、放火、持枪犯罪等严暴案件下降幅度较大,但影响恶劣。全省立爆炸案件15起,放火案件408起,持枪犯罪案件11起,同比分别下降44.4%、27.9%和26.7%。

  绑架、抢劫两类案件下降,但犯罪手段升级,恶性程度加剧。立绑架案件40起,3人死亡,2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20%、57%和60%。立抢劫案件6351起,同比下降6%。其中,拦路抢劫、尾随抢劫、楼道抢劫案件3922起,占61.8%,入室抢劫案件615起,占9.7%。抢劫犯罪手段向多样化发展,麻醉抢劫、蒙面抢劫、冒充民警抢劫以及抢劫汽车、抢劫司机财物案件时有发生。

  盗窃案件发案总量同比基本持平,诈骗案件略有下降,但损失上升。全省共立盗窃案件58503起,同比略有下降,财物损失2亿多元,同比上升10.1%;共立诈骗案件4402起,经济损失616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6%和上升6%。诈骗犯罪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其手段花样繁多,特别是街头诈骗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分子主要以中老年妇女为侵害对象,采取兑换假币、卖假药、假商品、假贵重邮票、算命消灾、做生意给回扣等手段骗取钱财。

  经济犯罪高位运行,涉案金额巨大1-11月份,全省公安机关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2512起,立案1278起,涉案总金额近40亿元。破案997起,为国家、集体和个人直接挽回经济损失9.9亿元。全省公安机关先后破获了一批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社会影响十分严重的经济犯罪大要案件。全省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打击非法传销、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虚开货物运输发票和制售假发票等涉税违法犯罪等5次专项斗争和专项整治,258名涉嫌经济犯罪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1-10月份,全省公安机关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642处,取缔传销窝点923处,遣返非法传销人员16000余人。

  火灾形势严峻,四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1-11月,全省共发生火灾20341起,死140人,伤129人,直接财产损失3443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13.3%、105.9%、74.3%和18.9%。入秋以来我省一些地方农村连续发生放火烧粮和烧柴草垛案件,造成较大损失。

  交通事故仍然多发1-11月份,全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177起,死亡2352人,受伤6364人,直接经济损失4689.67万元。与去年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0.1%,但死亡人数上升12.8%,特别是入冬以来恶性交通事故频发,全省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法制意识较差,违法、违章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共发生驾驶员负主要责任的事故1375起,死亡1611人,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8.7%,同比上升17.8%。二是由于公路上的交通安全设施不齐全,安全管理比较薄弱,导致公路交通事故死伤惨重。发生在公路上的交通事故3939起,死亡1688人,分别占总数的42.9%和71.8%。三是事故多发点、段整改不到位。在事故多发点、段发生交通事故1810起,死亡469人,分别占总数的19.7%和19.9%。四是一些农村驾驶员没有受过专门训练,操作水平不高,缺乏交通安全常识,致使由摩托车和拖拉机引发交通事故增多。全年由摩托车引发交通事故1314起,死亡532人,分别占总数的14.3%和22.6%;由拖拉机引发事故145起,死亡61人。两类事故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19.7%和42.3%。五是由于县乡道路全面改造,通车里程增长,车速提高,交通安全管理不到位,县乡道路特大事故增多。全年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6起,死亡20人。

  针对当前影响全省稳定的治安突出问题,全省公安机关正在全力以赴,以“两节”、“两会”安全保卫工作为重点,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欢度元旦和新春佳节。(张辉记者赵联洗)(来源:吉林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