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力加强农业文化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9:42 千华网-鞍山日报

  农业文化,从广义讲,它是指农业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农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农业文化主要指农业组织系统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农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为了满足广大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加强农业文化建设。

  大力加强农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文化决定农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领导水平以及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一个村如果有新型的优秀农业文化,就会风气正,使农民的自觉性和原动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实践证明,搞好农业文化建设,对于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化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我市的农业文化建设。

  第一,重视“人本”管理。这是加强农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把农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对人的开发上,就是培养农民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品质行为,增强农民的规模集约经营意识、产业意识、现代化意识、改革开放意识。要树立大农业观点、科学文化技术观念、移风易俗观念、参与国际竞争及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激发其主人翁思想和无私奉献精神,调动每一个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二,领导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干部处处起表率作用,办事公正、廉洁奉公是农业文化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一方面亲自倡导和推动文化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用自己的理想、信念、性格、气质和举止影响和制约农业发展战略、管理方式和行为取向,使农民产生模仿效应。良好的领导形象,是无声命令,对农业文化建设起到主导作用。

  第三,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这是搞好农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思想文化素质包括思想觉悟、文化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心理素养、道德品质、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等。对农民来说,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上。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将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四,完善文化设施和美化环境。这是建设农业文化的前提。健全完善的文化设施,能够促进农业文化的交流更新,实现居住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生活现代化、村庄园村化、通讯网络化、路面柏油化、庭院花园化,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第五,建设文化组织。这是农业文化的载体。通过建立专业技术协会、文娱、体育团体等,构建农业文化的载体。专业技术协会等文化组织,要遵循政治性、专业性、技术性、生产性、娱乐性、兴趣爱好同一性的原则,搞好活动,使文化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总之,农业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农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根本措施,应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把农业文化建设列入农业长远规划之中,落到实处,推动农村改革开放、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作者单位海城市农发局)

  (王泽国赵丽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