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艾滋孕妇杭州产下女婴 手术医生安全引发讨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9:47 新华网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30日电近日,一名外地艾滋病孕妇在杭州一家医院急诊室里产下一名婴儿,然而医生们是在事后才知道孕妇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让医生虚惊一场,但在业内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急诊手术安全的讨论。毕竟,国内的艾滋病患者、携带者是越来越多了,医生们该如何在“浪尖”上保护自己的健康安全呢?

  她可能是杭州首例艾滋病孕妇生产者

  不久前的一天深夜,杭州一家大医院的急诊室还是如往常一般忙碌,所以当一位年轻的外地孕妇被送进医院时,没有人觉得有异样。孕妇怀孕已经八个多月了,当晚突发急性胰腺炎,医生诊断需立即手术。考虑到手术使用的药物对腹中孩子有影响,医生同时决定对孕妇实施剖腹产。两台手术是先后进行的。外科医生先为孕妇做了胰腺手术,产科医生接着再把孩子带到人世。对于手术本身而言,并不存在多大风险,两位医生轻车熟路地完成了这一切。孩子在出生后立即被送进了一家医院新生儿科,是一个女孩,体重在四五斤左右。

  然而,医生在几天后才得知这位孕妇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目前尚不清楚孩子是否也感染了病毒,因为等医生发现后孩子就被家人领回家了,她的出院记录上是空白。据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就出现了艾滋病孕妇,但目前还未有艾滋病孕妇生产的报道。记者在请教数位业内人士后得知,这位外地女子可能是杭州首例艾滋病孕妇生产者。

  曾有急诊医生感染肝炎、肺结核等病

  如果是住院手术,医生会在术前对病人进行术前四项检查。术前四项检查是指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的相关病原学检查,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或感染了这几种病。术前检查作为医疗上的常规检查已经施行了好几年。只要是正规的医院,每个动手术的病人都必须做过包括艾滋病抗原在内的术前检查。但是,术前检查的结果并不“立竿见影”,往往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获知。

  杭州一家医院急诊科室负责人介绍,按照正常的抢救程序,当急诊患者被送进医院时,医护人员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病情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初步处理;其次对患者进行各种针对性的病情检查,例如给骨折患者拍片以确诊部位、伤情等,以此进一步评估需不需要动手术;再次,立即对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进行手术。这位负责人说,急诊手术前也会对患者进行艾滋病、乙肝等相关病原学检查,这些检查不像CT、X光等检查可以马上知道结果,例如针对艾滋病的病原学检查就需要一天以上才能知道结果。“但医生肯定不会为此延误抢救生命的时机”,这位负责人说,“这就意味着手术风险大大增加。”杭州医院曾有个别急诊医生感染肝炎、肺结核等病。

  急诊手术安全有待加强

  杭州数家医院急诊科室负责人介绍,为降低急诊手术医生的感染几率,医院会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例如遗传史及病史等情况,初略判断其是否为“高危人群”;其次,尽快掌握一些先进快速的检测手段,例如目前一种几小时内就能查出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新技术已经引进杭州;再次,医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例如每次接触病人都戴上手套等。

  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副主任、浙医二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王选锭教授介绍:“其实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艾滋病人的血液溅到医生的身上或伤口上的事例并不鲜见,但是医生感染的几率极低,如碰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冲洗伤口,24小时内服用抗艾药物,感染的几率还可能再降低。”同时,王教授也指出,预防艾滋病等传染病院内感染的关键还是在于全社会努力。目前不少人还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艾滋病患者、携带者,这让这部分人因害怕歧视而成为“地下人”,政府、医院因而无法掌握这部分人的资料。如果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这些人,这些人也不对医院隐瞒病情,那么医院的防护工作就能做得更到位。

  链接

  杭州艾滋病感染者新增近四成

  每日商报讯近日杭州市卫生部门公布艾滋病最新疫情,截至2004年11月底,今年我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26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0例,死亡登记16例。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疫情进入快速增长期。从今年的疫情新报告分析,今年通过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几率比去年上升18.12%。(朱红欣)(来源::每日商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