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商业供气 注重环保和文化遗存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16:48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刘书云、常志鹏)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12月30日全线商业供气。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对外宣布:建设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对沿线生态的保护和重新构建。 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副总经理黄泽俊介绍,从上海白鹤末站回首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漠边缘的首站轮南,就会发现,绵延8000里的管道巨龙,其上游走向与黄河文化带和古丝绸之路比肩而行,中部和下游则是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发展传播的地方,安徽是商周时期文化遗存较发达的地区,河南省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区。从文化上说,这些都是当地历史、文化发展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因此,如何实现对沿线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抢救性挖掘,成为摆在工程建设者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工程建设之初,中国石油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确立了管道建设要让步于自然保护的原则。为此,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专门制定发布了《西气东输工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对已知文物的避让政策和对偶然发现文物的停工政策,做好沿线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建设部还会同当地文物部门对沿线文物古迹进行实地勘察,绘制专门的地图供施工单位参考。对于偶然发现的文物古迹,进行抢救性挖掘,尽量避免损失。 在陕西境内,管道要经过一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庞大石窟群--建于东晋时期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钟山石窟。为了对石窟文物保护,工程不但将两次穿越地改为距离钟山石窟南300米的秀延河,而且在施工中做到尽量减少放炮开挖管沟,控制爆破药量,个别地段用凿岩机,使国字号文物和国字号工程做到了和平共处。为保护好中华民族瑰宝——古长城,管道在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的13处穿越,全部采取顶管施工工艺设计,尽管增加了许多人力、财力成本,但有效避免了对古长城的损坏。 为了保护野骆驼自然保护区,施工单位经过反复勘察和论证,将原本取直的管线向北平移200公里,因此增加两亿元人民币投资在所不惜。在宁夏中卫、陕西延水关、河南郑州三次黄河穿越中,建设者会同黄河水利委员会专家,周密研究,精心部署,论证选取穿越黄河的最佳方案,一次性穿越成功,保证黄河和管道这两条巨龙的安全、亲密接触。 据不完全统计,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用于管道沿线文物勘探、发掘、补偿的费用达几千万元,沿途应该经过但却绕过的历史文化遗存、遗址达数千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