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容闳重返耶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06: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容闳铜像半身照。

  邹德浩摄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邹德浩

  12月21日下午,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耶鲁大学校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留学生”,他就是158年前怀着梦想、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的中国青年容闳的铜像。耶鲁大学师生代表和来自容闳故乡———中国珠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共60多人聚集在耶鲁大学的“贝茨楼”,为容闳塑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由珠海市政府捐赠的容闳铜像安放在“贝茨楼”的大厅中央,铜像高1.8米,重350公斤。铜像塑造的青年时期的容闳身穿中国传统对襟长衫、脚穿布鞋,脸颊消瘦,头发披到脖颈,挺胸侧脸目视左前方。

  1828年11月17日容闳出生在广东香山县南屏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847年赴美求学,3年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乘“欧里加”号帆船返回中国,作为第一位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国人,容闳带回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梦,一个“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强国梦。回国后他在1872年至1875年间,曾先后组织了4批共120名中国少年赴美留学。容闳是中国留学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

  容闳晚年时回忆说,“我坚信下一代的中国青年应当能有机会受到我所受到过的教育,而通过西方的教育,中国或许可以再生,变得文明而强大。”正是带着这个梦想,容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积贫积弱的祖国。为了梦想的实现,他奋斗了整整一生,他不但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生,而且是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真正开创者。

  耶鲁大学为曾经有这样一位对中美两国交流做出贡献的早期留学生感到自豪。耶鲁大学副校长洛瑞默在致辞时说,容闳在150多年前来耶鲁留学时,整个耶鲁只有500多名学生,而今天在耶鲁学习的中国学者、学生总数已达500多人。容闳是个非常出色的学生,他获得过耶鲁的英语文学作文奖,还帮助扩大了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藏书,并开创了已有150多年历史的留学先河,通过“大清幼童出洋肄业局”,他支持和鼓励许多杰出的中国领袖人物出国接受教育。容闳大学毕业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他的精神文化遗产一直是我们学校的宝贵财富。我们今天纪念容闳,也是在追念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渊源。

  在“贝茨楼”的左侧大厅,耶鲁大学国际事务办公室还展出了数十幅珍贵的图片和资料,来宾看到的多是150多年前耶鲁中国留学生穿长袍的照片。美国岭南基金会会长斯通和耶鲁大学助理校务长王芳表示,在中国近代史上,容闳属于那种“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的伟大爱国知识分子,他为谋国家之复兴,回国后积极投身改革和工业化事业,即使在73岁那年因维新遭到通缉,仍说:“我随时都准备为中国而死,只要死得其所。”

  西学东渐自君始,薪尽火传有来人。

  耶鲁中国留学生会副主席黄聪表示,今天中国的青年学子可能并非人人知道容闳,但容闳所倡导的留学教育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今天纪念容闳,就是要发扬容闳胸怀大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31日 第十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