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扶沟县冒领教师工资现象惊人,部分学校和教师——吃教师“空饷” 一年吃掉30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07:22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报记者 胡建强/文 张鸿飞/图核心提示

  今年4月和9月,扶沟县在对全县教师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核查时,共查出死亡瞒报、冒名顶替、教职工不在岗却套领工资等违规领取教师工资者500多人,每年至少冒领财政资金300万元。

  教师工资财政专款事关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事业的兴衰,何以出现如此大的漏洞?基层教师工资统一上划以后,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此,扶沟县财政部门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举报者可获千元奖励

  2004年12月27日上午8时,扶沟县财政局行财股股长范会议一走进办公室,桌上的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你好!是举报冒领教师工资的电话吗?我向你们反映一个问题……”范会议一边听,一边记录。几分钟后,范会议放下电话,马上安排股里的两名工作人员下乡,去核实情况。

  “这样的电话几乎天天都有。”范会议说,今年9月份,行财股的办公电话被指定为匿名举报电话,在全县400多所学校进行公示。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接到四五十条有价值的举报线索,据此查实的违规人员有一二十个。

  “举报人无需报名,只需自设六位数密码,查实后就可凭密码领取1000元的奖励。”范会议说,广大教师参与性很高,不过不少人都声明,举报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让教师工资用到该用的地方。“教师们认为,冒领工资的人这么多,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教师工资,1/10被冒领

  事实上,扶沟县设立匿名举报电话不过是为了深挖“漏网之鱼”,全县大规模教师工资普查工作,早在半年前就开始了。

  “尽管普查之前就有了思想准备,但是没想到竟有这么大的窟窿。”扶沟县财政局副局长白建军说,经过半年多的核查,共有500多名违规领取工资者浮出水面,几乎占全县在职教师人数的1/10。

  一份12月16日的《周口财政信息》披露:此次检查共查出不符合条件继续领取工资的死亡人数41人;离岗到外地教学或打工的93人;考研及长期离岗的40人;长期有病无法任课的102人……在职却未与检查人员见面的60人;顶替他人教学的19人。

  “目前,仅查出来的死亡瞒报、外出教学或打工的教师就有134人,而按照规定,这些人的工资早该停发了。”白建军说,这几年县里一直优先保证教师工资,执行有关政策也不打折扣,教师平均月工资700多元。按每人每年1万元工资计算,仅此一项就冒领工资200万元。如果再加上其他300人违规领取的工资,保守估计全县每年由此产生的资金漏洞不少于300万元。而扶沟是个农业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1亿元。

  “这还只是一笔经济账。”该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春杰认为,此次核查堵塞的另一个漏洞是,一些根本没有教师资质却混进教师队伍的冒名顶替者被清除。“误人子弟的假教师走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机会进来,这对扶沟县的10万名学生来说,是件大好事。”冒领工资,学校不管不问

  冒领工资何以如此严重?白建军说,这要从2001年年底基层教师工资上划说起。

  “2001年前教师工资的发放模式是,县财政管高中,乡管初中,村管小学。考虑到乡村拖欠教师工资特别严重,省里就把教师工资上划归县财政统一发放。”白建军说,这原本是好事,可问题随之产生。“工资上划以后,和乡、村、学校基本脱离关系。结果,受利益驱动,一些人千方百计沾国家财政的光。”

  按照规定,教师工资要经过学校、教体局、人事局、财政局等层层把关才能发给本人。那么,明明是活人冒领死人钱、外出打工照领钱,为何就能蒙混过关呢?

  白建军认为,学校应该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根本问题是,教师工资上划后,监管措施比较滞后,致使教师工资发放管理体制上出现漏洞。

  白举例说,他们查出一名50多岁的老教师,每月工资近千元,长年有病无法从事正常教学,但是考虑到提前退休后工资很难上调,就私自找人代课,每月支付200多元“代课费”。由于领的工资与学校无关,所以学校就不管不问。

  还有一名到外地教学的老师,都走了两年多了,但工资一直照领。调查人员发现,学校之所以隐瞒上报,是因为从中获取了好处。

  12月28日,根据知情者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该县某镇一中。今年4月份,该校一名在编的张老师被查出已经外出两年多时间了,但是一直在领工资。该校李校长证实,他是2002年调过来的,此前张老师已经到镇政府计生办工作了。“这种事也要汇报吗?我真的不知道。”李校长说。

  在该镇计生办,记者虽然没有见到这名“张老师”,但是工作人员证实,张早已是计生办专业队队长了。

  据了解,此次被查出的活人冒领死人工资的有41人。“最短的领一年多工资,不少人都冒领了3年以上工资了。”财政局一名核查人员说,这些情况,学校绝对知情。按规定,教师死亡或离岗的,学校必须向教体局和人事局汇报。如果学校隐瞒不报,其他部门很难发现。

  “我相信出了这种情况学校会汇报的。”扶沟县教体局副局长陈允立说,要是隐瞒的人数过多,只能是教师工资检查人员的失职。

  财政部门对此予以否认,该县韭园镇财政所所长说:“我们只有一名兼职会计负责教师工资发放,平时他还要被抽去从事其他工作。如果全乡几十所学校都让他一个人挨个调查,根本就不可能。”冒领只因编制管得太死?

  教师工资发放出现这么多不正常现象,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核定的教师编制管得太死了。”扶沟县教体局人事股股长严然说,扶沟县的教师编制为6935人,是3年前按照师生比例核定的,但是当时这个数就不能保证正常教学。去年,全县实际在岗教师人数突破7500人。3年间全县师生比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需要更多的教师,可实际上教师编制一个也没有增加。

  一线的教师也证实了教师不够用的说法。韭园镇一中的几名教师说,他们的任课量已经超出正常工作量的20%,人手紧张得“拉不开弓”。主要原因是,过于分散的村小学占用了大量编制,结果中学的教师编制只能缩减。据教师们推测,由于农村小学的合并工作进展缓慢,这种情况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按照往年的惯例,一些教师死亡或外出打工后,由学校统一上报,然后根据腾出来的编制公开招聘新教师。2002年,该县招聘教师120人,2003年招聘150人,今年由于核查人数,没有举行招聘。

  “推行教师聘任制以后,不少教师都被大城市给挖走了。”严然说,挖走的当然都是尖子,但是学校还要维持正常运转,空缺的职位只能临时找人代替,不可能都等到统一招聘。教学任务过重的学校,就可能隐瞒空缺的编制。因为学校冒领一个公办教师的工资,就可以另雇两名临时的代课教师。

  财政局副局长白建军还认为,教师聘任制已经全面推行,但是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没有跟上,一些到外地教学的教师不得不为人事档案、养老保险等发愁,这也逼迫他们千方百计留住自己在原单位的编制。

  “不管处于何种目的,我们都不希望教师冒名顶替。”严然说,这样做既与国家的有关政策相悖,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监管要实行层层责任制

  一旦被证实有违规领取教师工资或知情不报等行为,该如何处罚呢?据记者了解,目前,扶沟县财政局分别对500多人采取了停发、暂停工资或待落实后再处理等措施。“这只是第一步。”白建军说,纪检等有关部门还在研究最终的处罚方案。

  但是从以往情况来看,拿出处罚决定似乎并不容易。此前,财政部门大多“既往不咎”,只是对冒领者停发工资了事,很少深究。

  该县一名参与此次核查的工作人员认为,冒领教师工资绝对不是扶沟县的“特色”,在其他县也肯定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可供借鉴的处罚方式并不多见。

  该县教体局副局长陈允立表示,冒领工资隐瞒不报的学校领导应当负有一定责任,但是根据《教师法》,他还找不出具体的处罚依据和措施。“以前,我们还没有因为这种事处理过一个人。”

  经过半年多的核查,虽然仍有举报电话不时响起,但是调查结果基本清晰。对监管部门来说,眼下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以此为契机,建立教师工资发放监管的长效机制。

  “通过这次核查,我们总算把全县教师的情况全弄清楚了。”白建军说,他们已经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库,并准备为每个教师制作一个卡片。以后,抽查人员只需拿着这个卡片,就可以了解教师本人的信息。

  该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春杰说,对教师工资的检查要形成制度,必须不定时地组织专人进行抽查。形式也会多种多样,比如对照工资单和课程表,甚至开展“暗访”,直接向学生打听教师的变动情况。

  “以前,冒领工资谁都不负责任。现在我们已经向县领导建议,对教师工资监管要实行层层责任制。如果发现一名教师冒领工资,有关人员将承担连带责任,出现漏洞的学校校长、中心校校长及财政所所长将被扣除30%的工资。”

  “不管怎样,匿名举报电话还要长期开设下去。”白建军说,他们想把这个社会监督的渠道保留下来。“举报一个,核实一个。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记者在该县采访时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搞“师德教育”,尽量从根本上稳住教师队伍,减少冒领工资事件的发生。教体局人事股的严然高兴地说:“核查清理了教师队伍后,这种教育特别有效。由于清查结果体现了公平原则,不少外出的教学尖子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D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