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救助站"温暖新年"活动 街头主动帮助流浪者(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08:21 新华网 | ||
30日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携带着棉衣、棉被、食品等御寒物品,在海口各街道走街串巷,对流浪者进行户外救助和宣传,让他们能早点回家过年。这些人就是海南省救助站派出的工作人员,而本次行动系海南特区报联合海南省救助站于30日启动的“温暖新年”——让流浪者新年有个“家”之特别活动。 从当晚9时至11时,本次行动共救助30多名流浪者,其中3名被送到省救助站。本次活动共送出毛毯23床。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大部分流浪者拒绝了现场救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只好给他们留下了必要的御寒物品,并嘱咐他们:“只要需要,他们随时可以去救助站。” 救助地点:南大桥 河南老人:我收好了救助卡 30日晚9时,数十名流浪者分居在南大桥两头。一个老人裹着棉被露天躺着,寒风中老人的头发有些凌乱,铺着薄薄的军绿色褥子,身上盖着一张破旧的棉絮,半倚着一堆行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走到老人跟前,摸摸老人的被子跟老人打招呼:“大爷,你冷不冷?最近有没有活干,能不能保证一日三餐啊?政府帮你找一个暖和的地方度过这几天,你起来和我们一起去好吗?”老人上下打量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感到有些不相信。省救助站业务科许科长反复给老人解释了救助工作的原则,慢慢地,老人的眼神中透露出了信任的目光。 这位流浪的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65岁,来自河南周口,来海口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流落海口街头以捡垃圾为生。 尽管救助站工作人员对老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老人还是摇了摇头。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只好给老人盖上了毛毯,发放了一些食品和水。工作人员还叮嘱他:“要是觉得身体不适应了,一定要去救助站,这个是我们的救助引导卡,遇到困难就打上面的电话或是按照卡上提供的地址去找我们。”老人把救助引导卡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自己的内衣口袋里。 救助地点:大英天桥下 辽宁老汉:桥下就是我的家 9点40分许,在大英天桥下,五六个流浪者并排而卧,就着昏暗的路灯在一起聊着什么。60多岁的辽宁老汉把头缩在被子里面,只露出眼睛望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 “你们是干什么来的?”老汉的眼神流露出警觉。 “我们是省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工作牌,现在天气冷了,这被子晚上盖着能暖和吗?有没有工干?有没有饭吃……”工作人员对老汉嘘寒问暖。 老汉告诉工作人员,他已经在海口流浪9年多了,一直就靠捡破烂为生,有时也打些零工。由于较长时间的流浪,老汉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记者问他是否愿意接受救助,他表示可以考虑。老汉说,他家里也没有人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流浪的生活,他说,天桥下面就是他的家。 “我们都是在附近流浪的,现在还有地方住,就是没衣服穿,没被子盖,你们能不能也给我们一些帮助?”一个从西安过来的残疾小伙子过来问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西安残疾小伙身着一件薄薄的上衣,省救助站邱站长赶紧拿来了棉衣和毛毯发放给他们。 救助地点:东湖路边 流浪者戏院门口一字排开 在冷风嗖嗖的东湖路边,16个流浪者一字排开在海口戏院的门口。 须发花白的吉林男子阚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年51岁,来海口已经四年了,这几天一直没有活干,也没钱买被子,现在这么冷的天就睡在一张破席子上,什么挡寒的都没有,只好蜷缩成一团。许科长赶紧拿来一床毛毯给老阚搭上,“您冷得厉害就去救助站先避避寒再出来找工干吧。”老阚倔强地摇了摇头:“我还能劳动就不去麻烦政府了,给我一床被子和一些吃的东西我就很满足了,谢谢救助站的关心。” 躺在一边的吉林人老黄和老邱听到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劝导,赶紧坐了起来,老黄说:“我已经来海口半个月了,就干了几天活,还没拿到钱,身上的钱已经花光了,已经有一天没吃饭。其实,我本来就是个孤儿,习惯了四海为家的生活。”说着说着,老黄脸上露出了自嘲的苦笑。据他介绍,海口戏院门口是很多流浪者的“家”,他们中大多数都是来海口打工的外地民工,来了以后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又花光了盘缠,就只好把戏院门口当“据点”了。 记者跟其他流浪者聊天时了解到,他们中间很多人因为找不到工作,现在以拾荒为生,“拾垃圾的钱有时还不够吃饭,哪有钱去住旅店?”白天的时候,他们都出去拾荒,只有到了晚上才陆续回来。多数拾荒的流浪者拒绝去救助站,他们认为救助站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管他一辈子。无奈,工作人员只得给他们每人留下了一床被子和一些食品。 最后,吉林的黄勇岚,邱永江和来自四川的陈宏强接受了救助站的意见,收拾好自己的行李随救助站的车前往救助站过一个“温暖新年”。 离开的时候,还有几名流浪者拉着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说:“我们再考虑考虑,只要能坚持我们就不来麻烦政府,熬不住了一定去救助站。”(完)(来源:海南特区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