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1日00:31 华夏时报 |
本报讯我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已走上一条适合国情、具有特色、系统推进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20多年来,我国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数量由2000多万人下降到1000万人左右,城乡259万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就业率由50%多提高到80%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由6%提高到77%;99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这是邓朴方在全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所作报告中透露的消息。扶贫贷款50多亿扶助贫困残疾人的法规和政策日趋完善。我国重视依法扶助贫困残疾人。劳动法、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50多部法律,对保障残疾人权益作出了具体规定,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 残疾人扶贫开发卓有成效。 10多年来,中央累计安排康复扶贫专项贷款50多亿元共扶持1000多万农村贫困残疾人通过生产劳动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截至2003年,全国共有44万残疾人在各类福利院、敬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五保供养或通过院户挂钩方式在居民家中分散供养,246万残疾人得到了临时救济和补助。 救助活动成绩明显。 2.7万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使用了免费教科书,“中西部盲童入学”、“扶残助学”和“春雨行动”等项目资助2万余名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康复工程。 志愿者助残广泛展开。助残志愿者联络站发展到4万余个,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达到186万余人。 扶贫任务仍艰巨目前,我国农村有1000多万残疾人尚未解决温饱,城市有200多万残疾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据最新调查,全国农村贫困残疾人中还有14万亟需救助的无房户,86万亟待改造的危房户。 30.6万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少年中,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就有18.3万人。在适合参加生产劳动的残疾人中,城镇有100万残疾人未能就业,农村有370万残疾人未能参加生产劳动。残疾人集中就业的福利企业普遍不景气,不少残疾人隐性失业。我国有3600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中,仅有27%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五个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尤其关心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确定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及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的深化,各级政府必将加强对公共事业的投入、规划和管理,残疾人事业将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更加融合,这些将为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越来越好的条件。三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也将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保障。四是随着社会资源的不断积累、丰富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残疾人这个困难群体,扶残助残的积极性和能力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志愿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社会力量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是残疾人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今后做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所有这一切,使我们对进一步做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充满了信心。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 坚持政府主导,建立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把扶助贫困残疾人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制定本地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具体计划,采取措施,统筹安排,抓紧做好。要结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税费改革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抓住有利契机,创造性地将扶助贫困残疾人融入各项工作。各级政府要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不断加大投入。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要加大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力度,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作检查,确保“意见”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解决基本生活需求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对于保障贫困残疾人、特别是无业重残人的基本生活至关重要。对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无法定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要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要全部纳入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对已纳入低保户的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等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要按照分类施保的原则,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将处于低保边缘的重度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 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要建立完善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承担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职能,逐步实现康复服务进入贫困残疾人家庭;将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并给予必要的扶助;建立贫困残疾人医疗和康复救助制度,对贫困残疾人实施救助;加快康复医学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康复医学人才。通过上述措施,确保贫困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 目前,残疾人的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仍然偏低,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要加大对贫困残疾人权益的政策保护力度,积极制定维护贫困残疾人权益的专项政策措施;在制定、出台各项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贫困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妥善解决贫困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突出问题。(来源: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