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梅兰芳在津发表创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1日11:36 今晚报

  近年出版的梅兰芳文集书名《移步不换形》。为什么取这个书名?是因为梅兰芳“在自己的著作中对京剧改革、创新和发展的一系列论述都集中体现了‘移步不换形’这一理论原则,因此就以此作为这本选集的书名”。(引自梅绍武所写《后记》)从此也足见梅兰芳提出的“移步不换形”的理论见解的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移步不换形”这一表述方式带有比喻的性质,他是用“移步”来形容京剧艺术要有所创造、革新和发展,用“不换形”来形容应保持京剧的基本艺术形态。即认为京剧的艺术创新应以尊重京剧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不改变京剧基本艺术形态为原则。变而不变,不变而变,变与不变的统一,这就是梅兰芳的京剧发展观。

  梅兰芳的这一理论见解是在天津提出的。不料提出后竟引起了一场风波。

  1949年10-11月,梅兰芳在天津演出期间,接受了《进步日报》记者张颂甲先生的采访。张颂甲写的访问记《“移步”而不“换形”———梅兰芳谈旧剧改革》于11月3日在《进步日报》刊出。梅兰芳在谈话中主要是强调了对京剧艺术的改革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慎重的考虑,对京剧的艺术形式原则上要保留,不要一下改得太多,京剧的改革工作应做到移步而不换形。即主张京剧的艺术革新应是因势利导的渐变,而不是伤筋动骨的突变。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正在倡导“旧剧改革”和“新平剧”。这一形势既是一种积极的推动,同时在京剧艺术革新领域也出现了种种简单化和犯急性病的现象。“移步不换形”这一理论原则的提出,可称是及时的引导,也是本着艺术家的良心敢讲真话的表现。梅兰芳的谈话刚一见报,当时全国文艺界有关权威人士却产生了在报刊上公开批驳的想法,大约是考虑到梅兰芳在群众中的名望和影响,很快又决定转而采取“让”梅兰芳本人自行收回观点的做法。于是,在1949年11月27日就在天津召开了一个“旧剧改革座谈会”。会的主题就是批评“移步不换形”的观点。梅兰芳及十余位知名人士与会。梅兰芳在会上表示:“……我在来天津之初,曾发表过‘移步不换形’的意见。后来和××、××、××、×××诸先生研究的结果,觉得我那意见是不对的。我现在对这问题的理解,是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割,内容决定形式,‘移步必然换形’。”其他与会者的大多数则纷纷对“移步不换形”加以批评,如出一辙地提出不仅要“移步”而且要“换形”的主张。显然,被批评者乃是迫于形势奉命检讨,而批评者则是先行统一口径,再去找一些似是而非的论据罢了。这次座谈会虽然起到了“定调子”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取消“移步不换形”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在“文革”中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的理论观点更受到了报刊的公开批判,被扣上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帽子。然而,几十年来梅兰芳提出的“移步不换形”的京剧发展观却经受住了京剧艺术实践的检验。事实上不仅从李少春等主演的《野猪林》到梅兰芳主演的《穆桂英挂帅》都遵循了“移步不换形”的规律,取得了艺术的成功,而且近20年来有些艺术创新幅度较大的部分新编剧目由于毕竟弘扬了京剧固有的艺术精华,保持了京剧的基本艺术形态,从而也赢得了新老观众的欢迎。而在当年梅兰芳提出“移步不换形”的同时,在舞台上出现的一批“新平剧”的绝大多数而今安在哉?它们几乎早已不为人所知了,究其原因,还不是背离了京剧的基本艺术形态,盲目移步,任意换形,从而使戏丧失了应有的艺术生命力吗!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的见解之所以是正确的,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它没有把继承与创新对立起来,没有在泼洗澡水时把盆中的小孩也一起泼掉,从而展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梅兰芳先生的“移步不换形”的京剧发展观是45年前在天津提出来的。我以为这是天津的光荣。而且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议至今犹存。所以今天的人们应该记住这段往事,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