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可以休矣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2日08:33 南方都市报 |
美国来信之薛涌专栏 这几天你打开新浪网,就能看见一个赫然标题:“高三女生汤玫捷:哈佛就这样被我征服”。一个上海的女高中生被哈佛录取并获得全奖,几乎成了我们这个13亿人口大国最大的教育新闻。 被哈佛录取并获得全奖,对个人而言当然是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但是,媒体的炒作,与其说说是在报道,还不如说是在误导。比如,媒体反复渲染汤玫捷是亚洲两名被“提前录取”的学生之一,似乎觉得“提前录取”比正常录取更能说明汤玫捷的杰出。原报道上没有英文,我估计所谓“提前录取”就是“early decision(提前决定)”。而这正是最近在美国受到猛烈攻击的政策。 所谓“提前决定”,就是大学在正常录取前发给考生录取通知书,同时要求考生接受后不能反悔。在美国,即使是像哈佛这样的大学,在学生面前也摆不起北大、清华这样的谱。一个学生常常收到几张录取通知书,他们决定去哪里,对学校的排名影响非常大。比如,一个大学在申请者中录取的比例低,就说明这个学校难进、有竞争力。所以,再好的学校,即使知道你不够格,也希望你申请,以求用被拒绝的学生人数压低自己的录取率。另外,录取以后,多少学生决定来,这个比例也同样反映学校的竞争力。为了提高录取接受率,一些学校就对学生提出交易:我早录取,你也早决定。这几乎等于让学生把该校列为“第一志愿”,大大提高了录取接受率。美国教育界人士批评说,这些学校为了自己的排名,利用学生申请大学时的不安全感,提前逼着他们“敲定”去那个学校,不道德地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利。 可见,“提前录取”并不一定就说明学生的价值。相反,真正有实力的学生常常拒绝这样的交易。我就认识有学生被哈佛、斯坦福等几所名校录取,最后拒了哈佛的。我们这里需要讨论的,不是汤玫捷如何优异,而是人家的名牌大学多么谦卑。汤玫捷说哈佛大学从来不和申请人主动联系,但对她似乎很特别,不仅主动和她联系过,还给她在美国就读过的高中写了一封信,感谢学校的推荐,并说她的推荐信“是他们看过的最好的推荐信”。这个天真的反应,说明她对美国的教育制度还不了解。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名牌大学,拉学生常常主动出击,而且盯着一些优秀的高中,对能提供生源的高中老师也非常礼遇。所谓“最好的推荐信”,是对这些高中老师常用的客气话,老师也愿意把这话传给学生,让你意识到这个高中对你多么尽心,以鼓励其他的学生来读书。 我曾撰文指出,中国是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办大学。大学招生是愿者上钩,学生之间竞争激烈,但学校之间没有竞争。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短缺的结果,是录取人员索要贿赂的丑闻。现在进大学,多少像当年计划经济时代买东西要走后门一样,没听说北大、清华求着你去的。但美国的大学是市场化经营。市场经济中,谁求谁的关系正好反过来,大家发愁的不是买不到东西,而是东西卖不动。结果顾客成了“上帝”,最名牌的产品也要主动推销,厂家恨不得对你“行贿”来卖给你东西。我们的学生在计划经济的教育制度中当惯了“孙子”,一旦被人家的大学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抬举”一下,就昏了头。 我不想指责汤玫捷。她毕竟是个孩子,面对这样的人生惊喜,兴奋过度也是人之常情。但成人经营的媒体却应该负责一些,特别是要考虑到这种炒作对汤玫捷本人的不良影响。我在耶鲁读了9年书,见过耶鲁的中国本科生。这些孩子当然出色,但是真有多优秀,现在还很难说。我看过两个耶鲁本科毕业的中国学生用英文和中文分别写的文章,实在很难看出什么特异之处。毕业多少年,似乎除了“自己是个中国女孩”,“上了耶鲁”外,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乃至我一度怀疑中国的学生是否大学前知识训练上“营养不良”,进了名牌也出不了头。我当然不是说这些学生最后都不可能成功,只是想提醒汤玫捷,现在只是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四年后如果中国学生还像有的人那样,除了“一个中国女孩上了哈佛”之外什么也谈不出来,那就是大学教育的失败。(作者系本报驻美特约评论员,邮箱:evasicunxue@hot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