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4年, 广东气象“十大害”(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2日15: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本报记者 赵燕华 通讯员 何夏江 贾天清 杨绮薇 魏青

  漫画/陈春鸣

  寒流袭南粤、热浪烧羊城,雾霾锁京珠;汛期无汛,台风稀少,旱情蔓延,雷电逞凶……2004年,广东异常气候事件频发,“破纪录”一时成了“家常便饭”。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异常气候?异常气候改变了我们什么?如何应对异常气候事件?

  异常气候事件给人们带来反思的同时,也促成了广东“高温预警”、“抗旱压咸”、“雾害监测”、“防雷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定的形成。

  寒害:124辆车追尾撞

  从2004年1月16日大年廿五起,多股冷空气合伙强攻,多日冷雨水加盟降温,广东连续20余日大冷,持续时间之久近年罕见。20日早上韶关市的部分地区降了冰粒、冻雨,清远市的连南出现雨夹雪,连州出现雷暴。北部出现低于0℃的最低气温,22日连山最低气温降到-2.9℃。

  影响:1月上旬全省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比常年同期偏低2-4℃;京珠高速公路粤北路段路面结冰打滑出现大塞车,京珠北高速遭遇大雾与冰冻,124辆汽车追尾相撞。
2004年,广东气象“十大害”(组图)
  高温:屡破纪录热死40人

  2004年高温天气出现早,4月份8个市县出现≥35℃的高温天气;5月,又有22个市县出现≥35℃的高温;6月末7月初出现罕见的大面积高温炎热天气,中部部分地区和北部最高气温高达38.0~39.8℃,全省有45个市县最高气温破历史同期最高气温纪录,广州、南海、鹤山、开平、顺德和番禺破历史最高纪录。6月,平均气温有12个市县破(平)历史同期纪录。

  影响:广州市39人因高温中暑死亡,茂名市死亡1人,“120”出车次数破历史纪录;汽车自燃火灾事件发生多起;全市用水用电连创高峰。
2004年,广东气象“十大害”(组图)
  台风:罕有稀少留后患

  2004年台风出现偏晚,而且非常少。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分布不均:7月2个、8月0个、9月0个,这是罕见的。

  通常每年平均有8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2004年却例外,这一年台风并不少,从4月到12月络绎不绝,实力惊人,如云娜、南玛带来的影响都创造了台风“传奇”。但除了艾利对广东有影响外,真正登陆广东的,只有7月份的2个热带风暴,而它们带来的风雨微弱得“感觉不到”,其中0411号从生成到登陆只有3个小时,生命短促得连名字也来不及拥有。

  影响:2004年的齐齐选择了先西北后东北的转向路径,集体抛弃了广东。错过台风也就错过了后汛期的降水来源,大旱随之而来。
2004年,广东气象“十大害”(组图)
  雷击:频频发生夺命98

  今年气候异常,由于气温高、时间长、范围广,大量热能累加积蓄;而往年不多见的带来坏天气的高空低压槽今年又异常活跃,为雷暴形成创造了条件。两大“反常”因素叠加,导致今年的雷雨特别猛,雷声特别响。

  影响:2004年共发生雷灾事故2179宗,造成人身伤亡事故110宗,受伤114人、死亡98人,均比上年大幅上升了1-2倍,伤亡人数为近50年来之最。雷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近15亿元,均比去年上升。
2004年,广东气象“十大害”(组图)
  缺水:当汛不汛“无水到”

  2004年降水总体偏少,截至12月19日,全省降水总量1300毫米,比近30年的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减少了二成六。

  去年广东出现了“三个基本没有”的历史罕见现象:基本没有超过警戒水位的汛情、基本没有台风的正面袭击、基本没有发生流域性洪涝。

  影响:主汛期当汛不汛,严重影响了广东主要依靠汛期降水的水资源储备,由于降雨不均匀,台风雨少,导致江河湖库蓄水量少。广东去年以来工程蓄水比正常年份同期减少二至四成,北江、东江、韩江等主要江河流量都出现接近或低于历史同期最小流量。
2004年,广东气象“十大害”(组图)
  暴雨:局地灾害损失大

  7月份,广东出现持续长时间降水,但只是局地暴雨,无法缓解旱情,却造成灾痕累累。2004年7月19日18时06分至20日3时30分,遂溪县遂城镇突降特大暴雨,总雨量为286.2毫米,多处水浸,一些村庄水深近1.5~1.9米,河道崩坏、桥涵掏空、水陂倒塌损失严重。

  影响:7月13日中午12时许,广州突然乌云盖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市区多处路段水浸,交通严重堵塞;多个路段以及广园东农贸批发市场遭水浸,广州市火葬场对面的马路还发生路面下陷;部分路树被吹断,多个工地出现施工脚手架倒塌砸坏路边汽车事件。

  咸潮:20年最严重

  去年起,广东大部分地区经历了150年来罕见的夏秋冬连旱,已蔓延至今年。连续三年夏秋冬连旱,导致全省有66个市县重旱,中等干旱的有15个市县。长时间持续少雨导致了江河流量大幅度减少,部分主要江河出现历史最低水位。由于干旱等原因,珠三角的咸潮危害自去年10月开始持续时间超过5个月,形成20年来最严重的咸潮灾害。

  影响:干旱,导致南澳县农业生产基本停止,是40年来缺水最严重的一年。

  咸潮,直接影响了中山市、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等沿海潮感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寒露风:粮食可能失收

  10月上旬,广东61个县(市)达到寒露风过程,其中有32个达到严重寒露风过程。北部部分地区维持12天以上,这样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寒露风天气在历史上仅次于1979年、1993年和1992年。

  影响:持续的寒露风天气,寒旱双重作用致使广东北部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晚稻生产大受影响。此外,从9月下旬中期起,全省大部分地区未出现明显的降水,天气干燥,加重了旱情发展.全省累计63个县(市)出现旱情,其中重旱16个(主要出现在北部地区),中旱22个,轻旱25个,寒露风天气和持续干旱两者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了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晚稻的灾情。

  雾霾:时间长污染严重

  去年以来,南粤频繁出现霾、雾天气,且出现频率、持续时间有日趋严重之势。广东多个城市遭到轻雾和灰霾“袭击”。

  影响:2月17日晨西江流域、西南部和韶关市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雾,能见度只有200到500米。此后,省内许多地区出现霾雾天气,广佛高速公路18日发生长达15.7公里的大塞车。

  20日早晨,全省出现了今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大雾天气,其中茂名和开平能见度不足50米,化州、高州和遂溪等地能见度也只有100米左右。

  12月至今,广州市已有超过20天的空气质量呈“轻微污染”乃至中度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均在100以上。

  暖冬:枯水50年一遇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观测资料显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雏形已于今年8月形成,冬季出现暖冬的可能性更大。而暖冬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华南地区冬春降雨偏少将加重冬春干旱。珠江水利委的专家分析认为,2004-2005年水文年珠江流域是一个枯水年,今冬明春珠江三角洲来水将偏少于往年,西江可能比2003-2004年更枯,约为20年一遇;北江、东江可能出现1956年以来历史最枯,约50年一遇。

  影响:由于出现全流域性的干旱,今冬明春珠江三角洲咸潮活动将会更强,影响范围预计比去冬今春再上溯10-15公里,受影响的人口将超过1500万。

  专家析疑———老天为何如此“极端”

  2004年广东气象的十大灾害,在气象学上被称为“灾害性气候极端事件”,高频率地集中发生,是否预示着广东的气候发生某些变化呢?

  广东省气象局的专家对全省100年的资料和气象灾害进行的研究发现,广东与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分析认为,广东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而且未来50—100年广东省的气候变化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气候变暖,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因而会诱发异常的大气环流、海水环流。气温波动幅度增大了,高温和寒冷都有机会走向两个极端,导致有的地方酷热,有的地方大冷,有的地区干旱,从而带来更频繁的自然灾害。就广东而言,旱涝频率增大,强度增强。气候带的北移使农作物布局将发生大的变化。据统计,以上世纪50年代台风、暴雨洪涝面积为1,则60年代为1.8,70年代为2.2,80和90年代为3.3。干旱面积也有类似的趋势,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更加明显。

  四个良策———应对“极端天气”

  专家强调,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已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因此,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问题。

  专家建议,一是要加强气候变化的教育,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二是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加快发展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高技术应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信息,及时、全面掌握重大自然灾害演变规律,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损失。三是进一步明确防灾重点,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四是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社会经济建设规划。注意加强资源、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消除灾害隐患,确保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晓健/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