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伸出援助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06:4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伸出援助手(图)
  1月1日,一场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国举办的“海峡两岸百寺千僧,捐款千万救苦救难”消灾祈福法会在北京西山灵光寺隆重举行。图为捐赠善款现场。

  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摄

  联合国2004年12月31日发布的预测显示,印度洋海啸死亡人数正在逼近15万,而综合泰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缅甸、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的最新统计,目前已证实有12.4万人死亡,其中包括9名中国公民。

  中国政府积极援助

  面对这一罕见的灾难,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援助受灾国家。

  1月1日,外交部长李肇星召集关于印度洋海啸救援工作部际协调会。会议决定,从1月2日开始具体实施第二批援助行动。

  会议提出,中国政府向受灾国捐赠的第一批物资和现汇援助已全部运抵有关国家并提供给灾区人民。新增加的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将根据受灾国需求,协调有序地加以落实。商务部将负责援助物资的调拨,民政部将负责将民间组织和个人的捐助款项及时转交给受灾国红十字会等相关机构。

  1月1日,中国民政部出台《关于开展对印度洋海啸灾区民间捐赠活动的紧急通知》,为民间对印度洋海啸灾区捐赠提供便利。

  1月1日,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天津市已经组建2支中国卫生救援队,随时待命,准备赶赴遭受地震海啸灾害的东南亚有关国家,执行救灾防病任务。

  1月2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宣布,中国向印度尼西亚提供的第二批救灾援助物资已于当天下午从北京启运,空运至印尼棉兰。这批物资价值1500万元,货物总重量约70吨,主要包括药品、食品和发电机等。

  1月2日,由北京市卫生局负责选派的国家卫生救援队已由北京启程,飞赴遭受海啸袭击的斯里兰卡灾区。这是继上海、广东之后我国派出的第三支国家卫生救援队。

  各地民众踊跃捐款

  面对这一罕见的灾难,中国社会各界在行动,为受灾群众贡献绵薄之力。为救助灾民,中国红十字会设立救灾专用账户和捐赠热线,接受社会各界捐款。

  据介绍,自该机构于12月30日开通热线电话以来,共接到电话达800多个。迄今为止,共接到捐款和捐款承诺近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520万元人民币已转交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受灾国的红十字会。并已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和受灾国的红十字会向受灾国捐助了66万美元。

  在北京,仅到市红十字会直接接受捐款的入账金额已达8万多元。设在各高校的捐赠站也继续在接受大学师生的爱心捐款。

  在上海,自从上海市红十字会12月30日公布印度洋海啸灾区的募捐电话热线和银行账号后,立刻得到了市民和企业的积极响应。冒着多年不遇的雪后严寒奉献爱心,成为沪上今年元旦一道动人的风景。

  在成都,四川省红十字会的募捐资料登记本中,年龄最大的捐款人是86岁的成都市民丁大爷。丁大爷身体不适,无法亲自到红十字会捐款,他委托家人送来捐款,并留下了自己写的一封短信。信中说:“想到灾区的老人小孩正在承受海啸地震的痛苦,心情无法平静。我是一名普通退休工人,经济并不宽裕,只能尽自己的能力捐一些钱,表达我和家人的一点心意。”

  在天津,市红十字会募捐站的小屋里,洋溢着暖意。住在敬老院的黄树胜老人第一个到市红十字会募捐站捐款。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生捐款200元,不肯留姓名,只写下“中国公民”。

  在河南,截至1月2日18时,红十字会已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0多万元。

  在宁夏,元旦这一天,红十字会共收到社会各界群众3.5万元捐款。

  中国佛教名刹嵩山少林寺通过中国佛教协会向海啸灾区捐款40万元人民币。

  目前,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各界青年向灾区青年捐款100万元人民币,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受灾国家的工会组织捐款300万元人民币,对外友协向受灾国捐款4万美元,TCL集团通过红十字会向受灾地区捐款300万元人民币,华为集团则分别向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分别捐赠50万美元的通讯设备用于灾区通讯网络重建。

  (本报综合消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1月03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