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啸摧毁大地 爱上世界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1:22 人民网

  一语惊人:

  海啸可以摧毁大地,但友爱和勇敢能让人们从死亡的打击中,从灾难的废墟里站起身来,继续前行。作者:唐易水

  评说对象:

  突如其来的灾难,只用了一瞬间便唤醒了人类关于洪荒的记忆。印度洋地震和海啸,让那么多生命永远地远离了2005年的阳光。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危难中托起爱的方舟

  这些天,整个世界都感到震惊。

  突如其来的灾难,只用了一瞬间便唤醒了人类关于洪荒的记忆。印度洋地震和海啸,让那么多生命永远地远离了2005年的阳光。

  灾难,带走了生命;灾难,摧毁了家园。灾难,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楚地意识到: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望着失去生命的孩子的躯体,全世界的母亲都感到锥心裂肝的疼痛;听着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呼号,全世界的人们都体会到深入骨髓的哀伤。

  感同身受,血肉相连。在巨大的灾难面前,那些罹难者和瞬间消失的村落提醒我们,尽管这个地球被划分为五大洲四大洋,尽管人类因为国家、信仰、种族的不同而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但在这一刻,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共同承受着生命的疼痛:这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是人类的集体伤痛。

  这些天,整个世界将关爱给了印度洋。

  联合国、各国政府、各地人道主义组织,还有不计其数的个人,争先恐后地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各国救援机构已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中捐助了20亿美元。正是这场灾难让人们如此强烈地意识到:人类需要相互扶持、彼此温暖。

  时间并没有走得太远。美国“9·11”恐怖事件、俄罗斯别斯兰劫难、伊朗大地震、中国的SARS疫情,一切都还如在眼前。它们与这次世纪海啸一起提醒我们:在这个人类文明高歌猛进的时代,我们依然有许多不可预测的灾难。面对恐怖主义、贫困疾病、自然灾害等共同的敌人,人类需要善待同类,携手互助。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绝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我们的呼吸与命运、幸福与未来也同样紧密相连。在地球这只船上,人类只能同舟共济。

  这些天,13亿中国人将关切的目光投向印度洋。

  “我们虽然还不富有,但人家有难,我们就应该有一份同情,一份关爱。”

  “我完全支持和拥护政府决断,担负起中国的责任和义务,尽可能给受灾国家及时援助。”

  这些网民的留言,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感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它告诉我们,面对滔天巨浪,我们必须用爱共建希望的方舟。

  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中国国家救援队组团后24小时待命,如今已奔赴印尼苏门答腊受灾最为严重的亚齐省。灾难后不久,中国政府即在以往援助基础上,对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家增加5亿元人民币援助。

  70多岁的老大妈捐出了省吃俭用的1万元,没留下任何个人信息;81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从拮据的生活费中每人拿出1元钱,托老师寄给灾区。中国佛教协会及各地佛教界募来善款、香港各界掀起赈灾热潮。这个辞旧迎新的假日里,中华大地一片爱心涌动……

  中国是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在危急之际,曾得到国际社会的援手和友邻的帮助。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理解受灾国人民所经历的痛苦,能够感受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能够与他们患难与共,心心相通。

  “如果需要,我将义无反顾去救灾,即使献出生命热血。”灾难面前,一个普通中国青年的誓言让人记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席话———尽管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总能对需要援助的小国、穷国表现出同舟共济的精神。中国公民正在越来越多地为全球安全利益承担风险,做出牺牲。中国人民显然理解中国谚语所说的“同呼吸共命运”。

  海啸可以摧毁大地,但友爱和勇敢能让人们从死亡的打击中,从灾难的废墟里站起身来,继续前行。

  灾难还没有结束。国际救援机构警告:500多万人正面临缺乏净水、庇护所、食物、卫生设施和药物的困境。

  让我们同心协力,携手并肩,危难中托起爱的方舟。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04日 第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