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4:农业完成从计划体制到市场轨道“软着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6:5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4日(记者 王建华 贺伟)

  曾经是中国计划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农业,2004年终于完成历史性的重大转变——清除计划体制残余、实现向市场轨道“软着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马晓河说,2004年,100%的中国农产品基本实现了市场化,标志着计划体制在中国农业的终结。

  2004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当年开始,中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现自由流通。6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粮食流通条例》,实施全面的粮食市场化改革。

  它规定,无论是国有粮食部门还是私营粮食贸易商,只要符合政府的资质条件,就可直接到粮农那里进行竞争性的粮食交易,而价格则完全由市场决定。

  与此相衬的是,在粮食生产种植环节,农民也不再受命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和指示,而是根据市场是否有利可图来作出自主安排。

  国家粮食局研究员丁声俊说,由于如今政府已熟悉驾驭市场的技术手段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最后的计划体制残余被彻底清除了,它通过渐进方式完全纳入了市场经济轨道。

  中国农产品曾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因此国家通过计划经济手段对其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严格控制,统一规定收购价格的农产品多达110多种,政府定价的比重高达92%。

  在2004年前,包括棉花和油料作物在内的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已实现市场定价、自由流通。然而,被视为战略物资的粮食仍然在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施行计划经济体制时的“定额收购”加“统购统销”政策。

  1992年至1993年,中国曾进行过一场带有明显市场化性质的粮食改革,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放开粮价,放开经营”,但由于粮源不足以及缺乏市场调控手段和稳定机制,粮价在1994年暴涨,被当作引发全国性通胀的罪魁祸首,因此,此轮改革很快被随后的政府指令和垄断控制重新取代。

  长期的政府垄断和过度行政干预的后果是,中国粮农“卖粮难”、收益低迷和国有粮食企业发生高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2001年,中国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批准沿海8个粮食主销省份在当年春季开始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2002年,一些粮食产销基本平衡的省份也陆续实行了粮食市场化改革。

  2004年,国家一揽子支农政策调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导向和刺激作用,多达302亿元的直接补贴和税收减免,帮助供求关系和价格的信号直接而准确地传递给农民,使当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加4000万亩,产量也大大超过年初预定目标。

  来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信息说,2004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997年以来最快增长,其中粮食市场价格上扬带来的毛收入增长约达2000亿元。

  2004年6月和9月,中国的棉花和玉米等大宗农产品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分别进入期货市场并正式开始交易。

  分析人士说,这标志着中国农产品的市场化又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市场定价将由此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说,期货市场可以协助政府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市场信息服务,农民在播种前就能知道秋后价格,从而决定种植面积,并选择最佳时机售粮。

  2004年7月和9月,“吉林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中国保监会批准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开创了中国专业性农业保险的先河,投保农户将获得政府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周延礼说,这标着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目的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保障农民利益。

  据悉,四川、黑龙江、浙江、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也在积极探索当地的农业保险体制。

  2004年,浙江省立法机关通过了中国首部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规,明确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取得法人资格。据悉,十届全国人大业已启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起草工作。

  分析人士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规避市场风险、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马晓河说,中国基本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决定了农业必须市场化,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今后,中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