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钥匙孔中的印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0:51 青年参考

  一个悠游在印度大地上的画家,他画卖椰子汁的路边摊,标出卢比和日元的比价。图注也写得极为生活化,“生锈的大刀,还颇锐利。”

  最初,一位名叫法兰西斯·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开办了一间棉织品洋行。1639年,他又在印度购买了一座小村庄,拟设立东印度公司。以此为基点,英国本土派遣军队过来,5年后便在洋行周围筑起城墙,形成一座要塞,美其名曰“保卫海外同胞的安全”,其实是一举奠定了殖民印度的基础。印度是沉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说,“印度属于黑夜——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他在《幽黯国度》中描述了后殖民情境中印度的乱象。他又在《印度:受伤的文明》中说,印度“知性上已寄生于别的文明”,“是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但日本人妹尾河童看印度的目光要轻松有趣得多,他不像奈保尔那样需要探询自己的历史和寻求身份认同,他更多的是怀着陌生、神秘和好奇窥视印度。这是一个过客、一个旅人的窥视,河童说,“打个比喻,就算是从钥匙孔窥视也可以……”。

  据介绍,妹尾河童是日本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表演艺术领域,他的旅行素描在日本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窥视印度》是他1978年、1983年两度印度旅行的文字感受和素描记录集。在河童笔下,文字和素描并不是相互阐述、补充的手段,而是两种独立的描述方式。他的意思是,“把看到或感受到的事物,用传达给亲朋好友的心情尽可能呈现出来——文字无法表达就画,图画无法呈现的就以文字描述”,让人有作者“亲手奉上”的友好感觉。读来自然亲切、愉悦。

  文字部分当然可以当做印度纪行、游记来读,只是河童拒绝了那种收集资料然后思古幽情的文化套路。最好看的还是他的素描。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作者随身携带素描本边走边画的情景。这是一个悠游在印度大地上的画家。他画卖椰子汁的路边摊,并标出卢比和日元的比价。图注也写得极为生活化,“生锈的大刀,还颇锐利。”“手法熟练地削去厚皮。椰子汁甘甜,带点植物汁液的鲜生气味,但喝起来还不错。”“在炎热的印度如果疏于喝水,可是会脱水的。所以大家都拼命地喝”。街边摊贩、酪乳搬运工、裁缝店、杂粮店、茶馆、寄物处……都被他贪婪地画进了素描本。还有一组画的是印度大陆南端插秧、收割、搬运、打谷与碾米的农事过程。河童像搞田野调查那样观察,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其实不只是画,简直是在做日常考古。他也不只是画家,简直是个文化人类学家。这些素描组成了一幅大拼图,呈现了河童眼中最为真实、直观的印度。

  在甘地纪念馆,河童还画了甘地穿过的凉鞋。图注颇为幽默:本来不打算画的;心想也许有人看了会说“啊!我看过这位爷爷,就……这双鞋,底已经磨得很破,上面还留有他的脚印。很普通的凉鞋。”“不是牛皮,而是骆驼皮制的。”“还有另外一双,是木制的。”在甘地纪念馆的凉鞋(之二)中,河童说:由于太多人询问“另一双木制凉鞋长什么样?蛮想知道的。”于是再度介绍甘地的凉鞋。这双大概可以归类到木屐类;穿不习惯的话,脚趾头会跑出鞋外……河童的素描实际上颇具解构意味。但不知道为什么,每到一处旅馆,他都要一丝不苟地把整个房间一应设施都画下来,而且是鸟瞰图,只有这样才看得通透(包括卧室和卫生间)。他甚至还不忘标示室内温度。整本书中就数房间鸟瞰图最多。据说,“鸟瞰”也是河童素描独特的标志。 有人把印度比作“人类生存的原点”。比如说,首都德里就是个混沌、矛盾的都市。在旧德里垃圾满街,到处透着贫穷的气味;在新德里,有豪华的富人区,但大街上也有牛横行霸道。记得早年读《新概念英语》,我们知道有一个吹箫玩蛇的印度。我们还知道唐僧西天取经的印度。而纸币上的印度居然有14种文字,加上英文和阿拉伯数字就有16种了。河童回日本后,就这些文字请教印度大使馆,居然连他们也认不全。印度是个民族、语言、宗教差异性并存的国度,在那里,人们普遍认为“彼此有差异是件天经地义的事”,“答案不只一个”。印度自有它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一面。

  河童在书中涉猎到印度的地理/地名、人物/王朝/历史、宗教/神话、建筑/艺术、种族/语言和社会制度等等,但在他完成对印度的解构式拼图后也表示:“印度人所选择的道路,或许足以暗示世界的未来。因为印度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与全球的问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对我来说,‘现在是印度的时代’”。这倒有点像奈保尔在《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中的结论:多样性正是印度的力量之所在。

  《窥视印度》,(日)妹尾河童著,三联书店2004年10月版,18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