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哀悼成为元旦主题……(华东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1:42 人民网-华东新闻

  吴焰

  当主题哀悼、纪念活动成为这个节日里的一项仪式时,特别是,当哀悼不仅是罹难者家属的家庭悲剧,不只是一种民间行为,而成为国家、政府倡导发起的举动时,心底里,有痛,有温情,更有期待

  “这个元旦,你还能忍泪不流吗?”

  ———上班第一天,就接到一封朋友邮件。邮件标题,竟是这样一行大大的黑字。

  朋友写道:

  “目睹了印度尼西亚亚齐省的遍地陈尸,如果你还只是震惊、惊骇的话,那么,当你看到那些刚出生就因海啸而夺去生命的一排排婴儿纯真的脸,面对生命的脆弱与灾难的无情,你的双眼还能不模糊吗?

  如果你此时还能屏住泪水,那么,当你看到元旦期间,那么多国家,那么多白皮肤、黑皮肤、黄皮肤的人,超越了种族、战争、贫富、地位,为海那边的无数亡灵哀悼,为失踪者祈福,为灾民捐款,这一刻,你心灵深处的温情与感动一定化成了一股泪水;

  而假如你的神经坚强得足够让你目睹上述情景还不泪流,那么,当温家宝总理新年第二天就冒着寒雪来到铜川陈家山矿区,为11·28遇难矿工献上花圈,到数百米深的矿井里看望矿工,特别是总理慰问遇难矿工家属时紧抿着双唇流出悲痛的热泪,这一刻,你怎么可能忍得住泪水?”

  是的,那一刻,我不可能忍住泪水;而那一刻,有多少人又能真正忍住泪水?

  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节日、尤其是元旦———这个象征着喜庆、欢乐、祥和以及满怀期待的日子里,去提及乃至遭遇悲痛。这一天,人们恨不能避开所有能与死亡、灾难、晦气沾边带挂的行为,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词,也会犯忌得立即大声“呸”掉。

  然而,2005年元旦,当主题哀悼、纪念活动……成为这个节日里的一项仪式时,特别是,当哀悼不仅是罹难者家属的家庭悲剧,不只是一种民间行为,而成为国家、政府倡导发起的举动时,心底里,有痛,更有温情。

  这温情,来自各国政府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尊重。挪威、比利时等国家在元旦降下的半旗,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节日里披上的黑纱,给刚刚在海啸中丧失生命的本国公民以“国哀”礼遇。我国公民虽然遇难人数较少,但是,中央电视台取消了元旦晚会直播,上海、广州等地在辞旧迎新之际连夜派出医疗救援队前往灾区一线,更是超越了国界的生命之爱。

  这温情,来自人们对灾害的警惕防范。元旦致哀,虽然于欢庆氛围中注入了沉重,但是,这样的举动,表明了政府对灾难不回避的理性态度,还有什么比此时的沉痛更能让全体国民对灾难、对悲剧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更能让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增强?

  这温情,更在温总理对遇难矿工的沉痛哀悼中,在总理慰问遇难者家属流下的眼泪里,达到了最高。

  我相信,这当然不仅仅是“哀悼”的巧合,更不是一次简单的“访贫问苦送温暖”。虽然我们国家还没有为死于灾难的平民举国致哀的习惯。但是,温总理的这次元旦慰问,并向遇难矿工敬献花圈,正是想藉着如此特别的日子,以一种最情真意切、最感同身受的方式,传递着最为深刻的信息:对群众疾苦的关心,对安全的牵挂,对生命的尊重,是这一届政府的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实际上,对逝者而言,任何哀悼的形式,都无可挽回他们无比宝贵的生命。但是,致以哀悼,体现了国家对于普通民众的生命的尊重,重申了一次政府与民众休戚与共的立场。

  也正是从总理的热泪中,人们读懂了这一切。于是,为着总理落泪,许多人热泪盈眶,那是感动的、激动的、崇敬的泪。

  当哀悼成为元旦的一个主题时,当哀悼是为了减少哀悼、减少灾难时,我有理由,对未来寄予温暖的期待……

  《华东新闻》 (2005年01月05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