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孝义市实践科学发展观纪实(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3:35 山西日报

  “构建和谐社会”,时下颇为活跃的字眼。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地区演绎着不同的和谐。在孝义,这一串串和谐的音符,演奏出一首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交响曲。

  治理环境污染,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和谐的生存空间

  过去的孝义,有人用“挖了一堆煤,冒了一股烟,黑了一条河,留下一堆渣”来形容它的环境。怎么办?治理。孝义以被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为契机,在利润丰厚的背景下,先后取缔关停了5700个改良焦炉、小耐火和铝矾土矿,虽年少税收2亿元,但使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3年来,全市投入资金近1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在这座拥有10万余人的小城里,公园、广场、华灯相映成趣。街道两旁的绿带、绿地、绿块绵延不绝。孝义的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186.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5.2%。投资3.7亿元,铺设了城市集中供气、供热管道,建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站)。一座功能设施完善、现代气息浓厚的新型城市初具规模。记者从孝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大旺和市政协主席任张广的嘴里都听到这样的说法:改善和保护好环境就是政绩。一个由客商投资超过千万元的焦炭项目,日前在孝义遭到“否决”。原因是占地多、单位面积投资小,且效益预期风险系数大。自去年以来,该市已先后有3个总投资数千万元的“问题项目”被拒之门外。新上项目环保评价不过关,不管投资额多大,坚决说“不”。他们同时对因采矿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的西部山区实施重点治理,使生态环境、大气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推进,也带动了城镇化发展。兑镇是孝义的一流强镇。镇长霍慧文说:“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生活祥和的现代化小城镇是我们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镇和镇所管辖的各个村,全部请专家绘制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蓝图,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2元。

  提升执政理念,强化民主政治,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采访中,记者深深被孝义各级干部一门心思干事业的精神所打动,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他们上下级之间、干部之间、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之间的融洽与和谐。这一良好工作环境的形成,是市委、市政府倡导“做智慧型领导,确立新的发展观和执政理念”的结果。为了提升各级干部科学决策,统筹全局的能力,孝义市把建立学习型社会作为载体,先后聘请国家、省的专家学者,就“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领导科学”、“结构调整”等为广大干部进行专题讲座。两年办各种培训班64期43个专题,培训干部4000余人次。市里下发的《关于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的实施细则》,则要求每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写出1至2篇有关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论文或调研报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本部门或3至5个乡镇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随着各级干部素质的不断提高,一个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也随之形成。在孝义43万人口中,有30万是农村人口。如何保证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借鉴柱濮镇党委的实践经验,全市推行了以民主选配干部,党政交叉任职的工作模式。具体做法是: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就是依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实行群众公推,党内直选后,产生党支部书记。同时按照“依法、公正、公平”的原则,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班子。交叉任职,就是党支部、村委会成员交叉兼职,使干部职数控制在3-5人之内。理顺“两委”关系后,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加强,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农村建设步入积极健康的发展轨道。

  扎牢稳定之基,繁荣文教卫生,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和全省其他地方一样,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孝义人也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许多不和谐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差别较大;不同行业的职工收入差距明显;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削弱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效果。”该市市委副书记郭保平如是说。稳定是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孝义坚持从消除影响稳定的因素入手抓稳定,建立了以完善城市低保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有1.5万人。还有1万人纳入了城市低保范围,年平均享受低保金816元。与此同时,扶持建立了培训和生产自救基地12个,使全市历年累计出现的5302名下岗职工,有4403名实现了再就业。在农村,用于农村扶贫和饮水解困的资金3年累计达1.6亿元,解决了10万人的吃水难,改善了贫困乡村群众的生活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许多地方解而不决的难题,孝义市迎难而上坚持两手抓,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穿行在孝义的大街小巷,我们看到了:一座教育城。在新近落成的孝中和第六中学,教室宽敞明亮,操场整齐划一,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让人感到了现代化教育的气派。据介绍,市里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互动的办法,3年投入资金2亿元,新建、扩建、改造、维修学校170余所。在加大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同时,孝义市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确定了15个类别的乡土人才480名,其中68名有了专业技术职称。3年来,人事部门帮助民企从北京、太原等地引进人才343名。2004年,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5%。一座文化城。记者走进位于孝义古城东侧的全国文明村———楼东,村办公室的电视里,正播放着本村新闻。村委主任说,2004年村经济收入突破了5亿元,人均纯收入4800元。村里每年组织一次农民文化艺术节和农民运动会。随着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乡、村三级文化网络进一步健全和“文化百村工程”的实施,民间文化艺术叶绿花红。被誉为孝义“文化三绝”的皮影、木偶、碗碗腔作为孝义文化的亮点,正在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去年建成的山西艺术学院孝义分院,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一座投资500万元的木偶影视城正在建设。2004年,碗碗腔剧团以煤矿安全为题材的大型现代戏《酸枣坡》,在吕梁各县市巡回演出120场。大型木偶剧《胜溪春潮》荣获第六届全国民间艺术节金奖,在2005年文化部举办的春节晚会上将看到他们的身影。一座卫生城。在城东,一所漂亮的建筑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楼顶上一个大大的红十字,标明了它的用途。知情人说,那是一个企业家投资5000余万元修建的。近几年,市里用于医疗卫生的投资逐年加大,拉动了民间资本向卫生事业的有序流动。市里因势利导,合理配置农村卫生院资源,设立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中心卫生院、11个一般卫生院,老百姓看常见病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赢得荣誉一串:全国县域经济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全国首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创建先进市、社区建设全国示范市……无论外地人,还是当地人都在为孝义的变化赞叹。如今,通过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吕梁山下的这颗明珠,正向三晋最具活力的城市阔步迈进。本报记者翟翠明白薇刘明亮 任永亮(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郭丽湘)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