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奥运筹备进入“快车道”(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4:1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鹏
北京奥运筹备进入“快车道”(组图)
图为北京奥运国家体育场“鸟巢”。

  “令人难忘的”、“梦幻般”的雅典奥运会已渐行渐远,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声也已清晰可闻。2005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将全面展开,市场开发活动进一步深入,吉祥物评选也将水落石出,奥运筹备工作从此进入“快车道”。

  场馆建设进入“倒计时”

  国际奥委会在雅典奥运会期间也曾表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步伐“稍快了些”,但由于奥运场馆要经过设计方案招投标、项目法人招投标、项目报批等多道手续才能正式开工建设,而现在距离2007年也只有两年的时间,因此进入2005年后,北京的奥运场馆建设可以说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上月底,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工程正式复工。这个被称为“鸟巢”的场馆复工标志着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正在按照计划积极有序地推进。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北京射击馆和北京自行车馆4个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开工建设。北京奥组委负责人表示,剩余的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也将在2005年相继开工。

  吉祥物评选花落谁家

  继2003年8月成功推出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奥运会会徽后,北京奥组委于去年6月正式启动了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征集活动。截至2004年12月1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有效参赛作品662件,其中既有公众十分熟悉的大熊猫、美猴王和藏羚羊等形象,也有许多颇具想象力的新造型。

  会徽和吉祥物历来被看作是奥运会的核心形象。吉祥物不仅是传达奥林匹克精神和某届奥运会理念的重要载体,更是主办者进行奥运会市场开发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国际奥委会形象景观专家布雷德·科普兰德曾指出,一个成功的奥运会吉祥物设计方案,应当充分展现出举办城市及主办国的文化和特色,同时又要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目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大赛已进入到了评审阶段。据悉,在经过评选、修改、审定以及法律注册保护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后,最终的吉祥物作品将于今年6月与世人见面。

  市场开发“钱”景乐观

  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日前也透露,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工作非常顺利,依照目前形势来看,有望超过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时提出的16.25亿元的预期收入目标。

  中国企业参与奥运会的热情之高及财力之雄厚也出乎国际奥委会的意料之外。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去年11月曾专程逐一拜访同北京奥组委签约的合作伙伴,对他们给予2008年奥运会的支持表示感谢。海博格说:“我对中国企业参与奥运会的热情之高感到非常惊讶。”

  交通挑战依然严峻

  如何保障顺畅的交通历来是困扰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难题之一,北京也不例外。虽然北京近几年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道路拥堵情况却不见好转。这一方面是由于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过快,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几乎成倍增长,道路建设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汽车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在于北京的路网设计不太合理,交通管理水平较落后以及公民遵守交通规则意识还比较淡漠等。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加快城市轨道建设是解决北京交通难题的关键。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既可以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又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目前北京正在修建贯通南北的地铁4号线、5号线以及东西向连通中关村、奥运村和CBD商区的地铁10号线。这3条地铁线建成后,北京市的地下交通骨架将形成,对北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人文奥运”任重道远

  “人文奥运”是北京申奥时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认为,相比“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而言,“人文奥运”是最难实现的。因为前两者注重的是“硬件”设施,而后者需要的是良好的“软件”环境。

  三年后世界会给2008年奥运会怎样的评价,不完全取决于北京的奥运场馆有多漂亮,也不完全取决于中国会拿到多少块金牌,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京人和中国人留给他们的印象。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首都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积极实践“人文奥运”的理念,是北京眼下十分迫切的工作。

  从申办成功至今,北京的奥运之旅已近过半。更艰巨、更复杂的任务还在等待着北京,希望北京2008这趟奥运列车能够一路走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1月05日 第五版)
北京奥运筹备进入“快车道”(组图)
图为建筑工人在北京奥运场馆工地施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