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医生给我们带来福音”(第一现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5: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特派记者 陈一鸣

  1月4日,是中国医疗援助队在斯里兰卡遭海啸袭击的重灾区加勒市希卡杜瓦镇展开卫生救助工作的第一天。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的7名外科医护人员已在当地一个寺庙建立起临时营地,一整天都在紧张地为受伤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7名消毒、饮用水及现场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专家,一刻不停地观察和了解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尽全力把灾后暴发疫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

  斯里兰卡是除印尼之外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从东部沿海城市亭可马里到首都科伦坡以南10多公里的海滩,整整800公里的海岸线全部遭受到海啸袭击。记者在加勒市看到,位于海滨的近百所度假旅馆大多已经面目全非,尚能维持经营的不到10家。东倒西歪的椰树、四处散落的乱石、随地可见的断墙,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遭遇的劫难。然而,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人员的伤亡,加勒市以北数公里的希卡杜瓦镇一名官员告诉记者,该镇在海啸发生前共有1.1万多人口,无情的巨浪瞬间夺去了其中3000多条生命,其中海边一个集贸市场中的2000余人无一生还。记者了解到,希卡杜瓦镇目前仍有1000多人无家可归,大多数暂居在一个名叫菲亚阿特楠的寺庙中,受伤人员不计其数。

  万里送医药,患难见真情。2日深夜11时30分,中国医疗援助队一行14人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在稍作休息后便顶着夜色驱车近5个小时赶到希卡杜瓦镇。抵达灾区后,援助队中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友谊医院的各7名医护人员3日兵分两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开始准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北京友谊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经过勘察后,决定把自己的营地扎建在无家可归者集中居住的菲亚阿特楠寺庙,并于当天下午在寺庙的后院搭建起5座帐篷,以作为宿营之用。

  4日一大早,两路援助队员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救援工作当中。在菲亚阿特楠寺中,等待救治的伤员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中国7名医护人员不停地为诊治伤者而忙碌。记者看到,两名外科专家正在为一名胳膊受伤的小男孩上药,为了减轻他的病痛,专家十分耐心、细致,站在一旁的孩子母亲眼眶中涌动着感激的泪花。医疗援助队队长王炳强说,医疗队的全体队员已经作好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保证圆满地完成这次海外救助任务。今年49岁的消毒专家彭国克是援助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曾参加过中国1991年抗洪等多次灾后防病工作。他在向当地灾民讲解消毒知识的间隙对记者说,在国外进行医疗救援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他一定会尽全力帮助斯里兰卡灾民渡过难关,以出色的工作成绩为祖国和人民争光。

  当地一个名叫萨其妮的女青年主动前来协助女性伤员填写登记表。她说:“海啸摧毁了我的家乡,并使我的父老乡亲仍在受难,中国医疗援助队的医生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因此我愿意尽自己的所能为医疗队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帮助。”

  (本报斯里兰卡希卡杜瓦1月4日电)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05日 第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