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用电今年最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09:05 南方日报

  昨日最大用电负荷缺口60万千瓦

  广州用电今年最紧

  有关部门将加大错峰用电力度,力保居民、重要设施正常用电

  本报讯(记者/陶达嫔 通讯员/范国芸)记者昨日从广州市经委获悉,广州2005年的用电将比2004年更紧张,预计全市今年全年最大用电负荷缺口将超过去年86万千瓦的水平,可能将超过100万千瓦。

  首个工作日即实施错峰用电

  昨天,是200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广州在200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对部分用电户采取了今年的首次错峰用电措施,全市昨天最大用电负荷缺口达到60万千瓦。

  广州市经委能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广州用电紧张提前到来,有关部门因此在元旦之后的首个工作日就采取了“错峰用电”措施。据透露,预计春节期间,广州将迎来一季度的用电高峰期。

  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广州今年提前进入用电紧张时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广东省正处于发电机组检修高峰期,而这些正在检修的机组中,有300万千瓦到400万千瓦电力负荷的机组,属于供应广州地区用电的电源。

  而另一方面,元旦期间,广州地区迎来55年来最低的气温,使得一些居民、大型公共场所都开放了暖气,这也加剧了用电的紧张。

  今年最大用电负荷可能超100万千瓦

  据介绍,广州2005年的全年用电将比2004年更紧张,全市最高用电负荷在不错峰用电的情况下可达780万千瓦,预计全市今年全年最大用电负荷缺口将超过去年86万千瓦的水平,可能将超过100万千瓦,将是广州用电最为紧张的一年。

  据透露,广州今年将全年采取错峰用电机制,对象主要针对工业系统。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订比去年更完善的错峰用电方案。

  记者了解到,广州今年的错峰用电方案将在保留去年“分类供应企业用电”、“各区分指标掌握避峰”、“及时通知大户避峰”等好的经验同时,将限制一些小型、高污染的钢厂企业用电,在缺电严重时将让电给居民。

  一些居民住宅可能暂时断电

  有关部门表示,尽管今年的用电将是广州最为困难的一年,但广州将全力保障居民、主要机关单位、医院、机场、水厂等重要设施的正常用电,同时最大限度保障高效低耗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用电,并争取做到确保不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强制错峰。但一些连着企业的住宅居民,可能出现的暂时断电情况,有关部门希望居民用户能够谅解。

  市经委能源处相关负责人建议,一些用电大户在做好今年错峰用电的准备工作的同时,在用电高峰时期也要按照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以度过广州用电最紧张的一年。

  2007年电力供求将基本达到平衡

  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广州全市最大负荷用电缺口就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增长,今年仍将保持这种水平。而在1999年前后,广州全市的用电量处于供求平衡状态。那么,广州的用电紧张的局面何时能够得到缓解?

  据了解,广州之所以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并持续增长的局面,是因为广州电源方面的建设目前还不能满足广州经济快速增长对电量的需求,而这种用电供求不平衡的局面不断积累,就使得广州用电紧张逐步显现出来了。

  据透露,目前广州正在加强能源基础设备的建设,估计这些能源电厂到2006年下半年将投入使用。广州用电紧张的局面也将因此到2006年将逐步得到缓解,而到2007年,广州的电力供求将基本达到供需平衡。

  关联

  穗住宅节能细则7月即将出台

  门窗开多大 也要有规范

  本报讯(记者/赵南坚 实习生/朱丰俊)笔者昨日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获悉,今年年初起,广州的建筑设计图纸都必须加入房子如何节能的内容,否则将不能通过,而建筑节能示范试点项目业已启动,具体细则将于今年7月出台。新的节能住宅至少可以节约50%的用电等能耗。

  日前,广州市被定为“夏热冬暖地区”开展建筑节能的试点城市。根据建设部公布的“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和居住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应有利于通风。住宅的朝向宜采用南北或接近南北向,窗户不应开得过大。广州市建委还决定在今年7月出台具体的节能细则,对房子该用什么建材、门窗应开多大、墙体宜用什么颜色等都予以规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