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道防线护水源(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05:5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李春明 北京市昌平区羊台子村的农户,不久前用上了一种新型环保厕所。村里还建有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有了这些设施,村里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就不会乱排乱扔、污染环境了。 污水处理厂在城市里司空见惯,可建在深山里还不多见。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主任李永贵介绍说,羊台子村所在的响潭小流域是为了保护首都生态环境,按照北京市水土保持“三道防线”新思路建设的生态型清洁小流域。 “修复、治理、保护”三措并举 北京市山区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2%。作为一道天然生态屏障,这里历来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源地。近年来,北京山区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度假的首选,调查显示,近年来北京山区休闲旅游景点已达近400个,年接待游客950万人次。自1999年以来的持续干旱,使“水少”和“水脏”成为北京生态环境的首要问题。同时,随着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民俗旅游的日益火爆,污水、垃圾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首都水源地自然生态不堪重负。 为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绿色奥运”的顺利实现,北京市统筹城乡生态建设,提出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型清洁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思路。 第一道防线是“生态修复”。在远山、中山及人烟稀少地区,实行全面封禁,禁止人为开垦、盲目割灌和放牧等,实施生态移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减少人为活动和干扰,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自然保水。 第二道防线是“生态治理”。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山麓、坡脚等地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开展节水灌溉,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因地制宜修建缓洪拦沙工程,蓄水保墒,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减少面源污染。同时在人类活动和聚居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治理人类活动对水体造成的污染,达到治理保水的目的。 第三道防线是“生态保护”。以河道两侧和湖库周边为重点,通过清淤、疏浚、生物护坡(岸),封河育草、湿地保护等措施,建设林草生物缓冲带,发挥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维系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系统。控制侵蚀,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守卫水土 护佑家园 围绕保护首都的生命之水,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三道防线”已经初具规模。 北京市在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沿线的延庆县千家店镇和怀柔区宝山寺镇,结合小流域治理,对6000多亩水稻地进行了结构调整,实施退稻“三禁”(禁栽水稻、禁施化肥、禁用农药),减少化肥施用243吨。密云水库内53亩网箱养鱼和周边危害环境的餐饮娱乐场所被全部取缔。 密云水库高岭库滨带开展了1000亩水源保护示范工程建设,生态效果初步显现。在官厅水库入库口,建设黑土洼人工湿地,净化入库水质。同时,建设延庆西湖、昌平白各庄和海淀翠湖等湿地,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北京市政府还建立了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规定对全市深山区近4万山民每人每月补偿400元,使他们由“靠山吃山”变为“养山就业”。政策实施后,将使全市912万亩山场种植的大片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得到保护和自然修复。 目前,北京市已经按照“三道防线”的思路,基本建成了10余条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怀柔区甘涧峪就是其中之一。在村委会对面,有一套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村里的李支书和区水土保持站的刘工程师介绍说,它的特点是经济实用,附近农户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汇集到这里后被集中处理。周围的地里建起了微喷灌设施,经过处理后的中水被重新利用,浇灌地里的树木和花草。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之于人类社会,就像血液之于人,守卫水土就是护佑家园。”北京市水务系统“红旗单位”之一———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主任李永贵感慨道。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06日 第十六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