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世界新闻报》:外国人争相学汉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10:17 新华网

  随着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尽管汉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但近年来,世界上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2500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而认识了中国,也了解了中国。

  尼罗河畔“汉语热”

  亚拉——一位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12岁埃及小女孩,是中国驻开罗文化中心举办的第四期汉语短训班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当问及为什么学汉语时,亚拉腼腆地说:“我爸爸让我学汉语,他喜欢中国。”

  和亚拉一起参加第四期短训班学习的还有其他40多名同学,最年长的是满头白发、70多岁高龄的尤素福老爷爷。

  开罗文化中心自2003年9月开设首期汉语短训班以来,前来学习的埃及朋友人数明显上升。目前,第五期短训班的报名人数已达70多人。

  仇志群是文化中心聘请的唯一的专职汉语老师。据他介绍,由于短训班时间短,而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也大,因此,教学方式上必须重在培养学生兴趣和学以致用。文化中心为此特别推出了“大使杯汉语比赛”系列,通过学唱中文歌曲、学讲中国故事等竞赛,寓教于乐,特受欢迎,在当地影响很大。

  据介绍,前来参加汉语短训班的同学主要分以下几类:一、埃及各大院校汉语系的在校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来短训班“加餐”;二、与中国有经贸往来的埃及朋友,他们学汉语是为了方便工作;三、旅游从业人员或学生。由于近年来埃及旅游的中国人猛增,不少导游都寻思着学点汉语,有的甚至考虑从竞争十分激烈的英语、法语导游转行为中文导游;最后一类是纯粹出于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他们学习汉语是为了充实自我,完善自身修养,前面说过的尤素福老爷爷就是这样一位“中国迷”。

  开罗文化中心的汉语短训班只是埃及“汉语热”的一个缩影。据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教育处官员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热”近几年来在埃及持续升温。埃及最大的语言大学——埃因夏姆斯大学、世界最古老的埃及艾资哈尔大学和埃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开罗大学都已先后正式开办了中文系,目前在校生700多人。

  德国:学习汉语好求职

  自2002年始,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德国在欧盟之外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德国则连续近30年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随着中德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德国学习汉语的学生毕业后往往能够找到较好的工作,这也为“汉语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德国不少高等院校的汉学系老师告诉记者,汉学系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就业,这与德国不少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少有中国业务的德国公司愿意招收有汉语基础以及对中国有一定了解的人,派他们到中国去拓展业务。所以,记者听到德国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少学生选择进汉学系,其实就是冲着中德两国巨大的贸易额来的。”

  汉语教学在德国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和推广。目前,德国有41所高等院校设有汉语课程,此外还有70多所中学提供汉语教学,德国注册学习中文的人数已经达到4000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在德国学习汉语的人已不单纯是学习语言、文化、历史专业的学生,许多学习经济、贸易、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也开始学习汉语,他们认为掌握汉语对就业和工作会有帮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孩子从现在就开始学习汉语是“投资未来”。

  社会上的短期汉语培训班在德国也很受欢迎。今年初柏林自由大学东亚学院开办的一期“汉语及中国文化假期班”,20多位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大多数人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期两周的“假期班”学费350欧元,对于一向“精打细算”的德国人来说,放弃了两周的休假,不去沙滩,放弃娱乐,这个代价似乎更高一些。

  摘自《世界新闻报》 涂龙德 窦小文 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