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08:15 人民网
  十大网评人获奖感言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每当时评发出,我总会特别关注标题旁会不会出现一个红色的“评”字。这个“评”字将我带进了一片新天地,让我结识了许多素不相识的网友。有的时候,网友们的点评会让我想到下一篇时评的选题;也有的时候,我会为网友们的批评而深感惭愧;更多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为网友们的精彩评语叫好。正是网友们的帖子在激励着我不断地去思索、去写作。

  飘雪的日子里,打开人民网,犹如推开一扇大门,看到众人围坐在一盆熊熊的炭火旁边,纵论时事。作为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来到这个温暖的地方,禁不住要坐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多年来,我的所思所想,大部分通过人民网传播出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问,作为一个学者,你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关注那些事情。我告诉他,只要把人民网看作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交流平台,那么你就会向人们敞开自己的胸怀。

  王比学:创作需要激情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创作需要激情,尤其是时评的创作。这激情来自新闻的敏锐度,这激情离不开网友的支持,更离不开人民时评这个让网评人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每次我创作完一篇时评,首先关心的是有多少网友在关注这个话题。阅读网友的留言,仿佛在与网友进行沟通。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如果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作为一个网评人,这是一种最高的理想,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感谢广大读者和网友们的厚爱、关怀和信任,没有读者和网友们的关注、肯定和选择,就没有我这个网评人今天的成就和荣誉。每当看到网友们那些鼓励、鞭策、信任的留言,感到能够替平民百姓倾吐心声,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和荣幸。网评人的根在网民中间,网评人的心与网民紧相连,网评人的思想与网民共鸣相通。我想,能够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是对广大读者和网民信任的最好回报,是对人民网厚爱的最好报答。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衷心感谢广大网友的支持和厚爱,衷心感谢人民网提供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网络评论平台。我的评论文章在这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并从这里被传播到众多报纸和网站。广大网友对文章的热评让我获益匪浅,也让我深深体味到网络评论的魅力所在。我亦深知,荣誉的另一面是更多责任,厚爱的目光中是更多期待。我将把这份荣誉和厚爱化作进一步写好评论的动力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若是要让《人民网》评选哪位网友“得罪人”最多的话,那么,“邵道生肯定是第一名”的,当然,有“作用力”肯定有“反作用力”,你“骂”人骂得那样厉害,也一定会有人将你骂成是“你邵道生也决不是好东西”!这就是“网上现象”,对此,亦就不必介意了。不过,就能不能禁得住“骂”来说,在《人民网》上当一个“合格的网民”亦是不容易的啊!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马龙生:网评如潮涌 我辈如浪花

  清点我的2004年“人民网成果”,共发原创稿70篇,约10万字,比去年多了12篇,但这并不是我很看重的。我更看重的,是从2003年7月至今,网民们为我文章发送的长达175页、共3500条的跟帖留言。这些留言有褒有贬,有弹有赞,但我认为这是对我最大的奖赏,是我最应该珍惜的。即时与互动,是网评的最大魅力,也是我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

  在过去的2004年,我作为人民网的国际问题评论员和网友之友,曾有笔耕不辍的辛劳,也有与广大网友交流恳谈的愉悦,评世界热点,说天下大事。在网评写作和与网友互动的过程中,不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从广大网友那里得益良多。这既是劳作,也是快事。更意外和高兴的是,网友们还评选我作为人民网的网评人。为此,谨向广大网友的支持和鼓励表示谢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有更多的奉献给广大网友。

  十大网评人精彩文章回放

  丁刚简介:

  50年代人,祖籍上海,长于陕西。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同年进入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现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丁刚

  在我们的媒体上,挂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路透社等诸多西方媒体电头的消息也多了起来,出自一些街头小报的消息甚至堂而皇之地上了我们某些网站和某些报刊的要闻栏目。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当然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但我们也绝不应该忘记,我们是中国的媒体,不是美国媒体的传声筒,更不是“垃圾新闻”的传播者

  王比学简介:

  一位学了7年法律,教了3年法律,当了10几年法制记者的我,自认为有一颗正直的心和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仗义直言,常为一种社会信念和理想不断呐喊。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王比学

  按照我国现行领导干部的工资收入,一年拿出一、二十万,甚至更多,即使不吃不喝也承担不起如此高昂的费用。钱从哪来?纪检部门将领导干部子女出国留学情况纳入监督范围,查一查领导干部子女留学费用从哪来,这对于领导干部也是一种保护。查出没有问题,钱的来路合法,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形象,开展工作;查出有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也不至于让个别领导干部从小贪没被发现而慢慢转变为大贪,最后连性命都保不住。

  王克安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毕业于辽宁大学。主攻方向: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主持或参与并顺利完成国家课题3项。本人的信条是:不说假话。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王克安

  人民网于7月13日下午在“人民热线”栏目刊登署名“吴晓宇”的一篇投诉——《辽宁省招办,我的高考试卷是否被“调包”》,7月17日,辽宁省政府办公厅致函人民网,说明有关情况,说“不存在试卷被调包问题”。我认为,一个对人民大众负责任的政府,当人民群众有什么迷茫或疑问的时候,及时地出来说明情况,澄清事实,完全应该,无可厚非;可是,进而“借题发挥”,摆出“问罪”媒体和网民的架式,却让人心里凉了半截。

  乔新生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教授、律师、仲裁员,关注中国转型期制度变迁与人的价值实现。关注社会分化后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乔新生

  近年来,中国政坛跑官卖官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密切联系领导成为一些地方干部晋升的捷径。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密切联系上级领导,花样百出。有的为领导提供生活服务员,有的建立各种各样的同乡会和联谊组织。地方干部到中央部委挂职锻炼,从表面上看是为了锻炼干部,但从根本上来说破坏了中国的行政体制结构,形成了新时期的不正之风。

  余丰慧简介:

  1961年生人,一个在金融战线奋斗20余年的资深金融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新闻时评写作。遇见一些敏感新闻不由自主就想说几句,写几段。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余丰慧

  12月12日下午,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即将闭幕,几个学者在回答代表关于国企改革的问题时,激烈的舌战、精辟的论点、热烈的气氛把会议推向了高潮。其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提出国企改革最重要的是产权改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稻葵教授批评张维迎的产权理论是“打纸老虎”没有实际意义。

  马龙生简介:

  1954年生于北京平谷,原为北京某大型国企办公室副主任,现为自由职业者。几十年来喜读新闻,养成了关心时政的习惯。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马龙生

  公务员队伍“消肿”喊了多年,但一再陷于“精简——膨胀——再精简”的怪圈。这一次,如果能以这种方式实现精简目的,也算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份收获了。不难理解,实行聘任制,可使聘用者与被聘用者对责、权、利的划分更清晰,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在的一些政府部门,之所以服务意识欠缺,整体效率不高,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端的是“铁饭碗”,没有危机感。

  邵道生简介:

  江苏无锡人,1942年5月8日生。专攻“国民心态·反腐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邵道生

  从“传统”的角度来讲,将邓小平、张维迎排列在一起,似乎是有悖于“常理”的,然而从“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来说,到也未尝不可。而我将他们排在一起的理由则是,他们俩“共同关心”着一个问题,而且观点截然相反,也就作起“比较研究”的文章来了。那么,他们俩“共同关心”的是哪一个问题呢?那就是“贫富差距”问题,就是“两极分化”问题。

  刘成友简介:

  1971年生,山东人,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就职于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业余从事文化、教育研究,今年调任人民日报山东记者站工作。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刘成友

  在我看来,地方院校的考研热,首先是广大学生和学校对不平等教育制度的集体抗争。这种抗争,依靠个人奋斗,付出辛勤汗水,换来深造机会,改变生存环境。其手段和目的正当,学校给予支持理所当然。偏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地方院校考研更热的现象的确让人深思。这种深思不是简单地指责学生成了应试制度的牺牲品,更不是片面地指责学校眼光短视。围绕这一话题所暴露出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记取的。

  陈家兴简介

  : 陈家兴,男,1972年生,安徽人。现就职于人民日报评论部。三年前涉笔网络评论,喜其快捷、互动、个性,从此欲罢不能。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陈家兴

  人民时评:给运动员多些理解与宽容

  拿了金牌,就欣喜异常,溢美之词铺天盖地;失了比赛,就恼怒不已,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对待奥运会这样的顶尖赛事,我们为何就沉不住气,不能多一些平心静气,给运动员多一些理解与宽容?理解与宽容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成就他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比赛中,我们更需要用这份理解与宽容去对待我们的运动员。

  朱梦魁简介:

  原籍辽宁沈阳人,人民日报国际部高级编辑,曾任驻埃及首席记者;担当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亚非学会会员等多项社会工作。
人民视点:2004年度人民网十大网评人揭晓(组图)
朱梦魁

  布什、赖斯等人在国际社会极力宣扬这两大旗号,一手拉拢反恐合作伙伴,一手打压“邪恶国家”。于是,在国际反恐领域,许多国家迫于无奈唯美国的马首是瞻。在大中东、非洲、南美和东北亚等热点地区,美国要么诉诸武力,要么以制裁相威胁。可以肯定,在布什第二任期内,特别是近臣赖斯改任国务卿之后,美国的外交政策走势必将更加强硬。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