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当地百姓自发欢迎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09:03 新华网 |
2004年12月,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圆满完成任务,558名官兵全部被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并于2005年1月5日全部从非洲大陆返回祖国。在他们回国之前,记者采访了中国首批赴利维和部队医疗分队大队长肖海和运输分队大队长沈刚锋,向他们了解了维和部队官兵的工作与生活情况。 睡到半夜暴雨积水淹到了帐篷 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先后抵达维和任务区的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来自总后勤部的运输分队、沈阳军区的工兵分队和南京军区的医疗分队组成。 利比里亚属非洲第二大降雨区,蚊虫、毒蛇多,是疟疾、流感等传染病多发地。6月一进入雨季,豆大的雨点常常毫无征兆地突然倾盆而下,打在头上都会觉得头皮生疼。维和官兵刚刚抵达利比里亚时,活动板房还没有搭建起来,只能暂时睡帐篷。有时候睡到半夜,迷迷糊糊地觉得有点“不大对劲”,爬起来一看,原来是暴雨造成的积水淹到了帐篷。 自带种子种菜享受“打牙祭”之乐 缺乏饮用水也给维和战士们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医疗分队的官兵们四处寻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水井。他们动手将水井里的污物淘干净,将这口井好好地清洗上五六遍。有了井水,两个分队和维和医院的日常用水终于得到了保障。 为了抵御疟疾等热带疾病,官兵们注重强化体能训练,增强抵抗能力。他们还在营地旁边开拓出一片“南泥湾”,用自己带去的种子种植蔬菜。业余时间,官兵们就花点心思“经营”地里的南瓜、黄瓜,不但从劳动中得到了乐趣,也为自己以罐头为主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新花样,每周吃一次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打牙祭”。 我维和军人受到国际同行赞誉 我维和运输分队共240人,是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唯一的专业运输保障部队,也是中国首支走出国门的维和运输部队。利比里亚雨季漫长,暴雨常常将道路和桥梁冲断,这些都给运输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运输分队大队长沈刚锋告诉记者一件事:2004年4月,我维和部队运输分队与来自另外一个国家的维和部队共同承担为巴基斯坦维和部队的部署运输物资的任务。但是路才走了一半,眼见前方路况复杂、安全形势严峻,运送物资的另外一个国家的维和部队打起了“退堂鼓”,而我们的维和官兵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将物资平安运送到20公里外的目的地。巴基斯坦维和部队指挥官为此专门写信给联合国方面,称赞“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运输分队是一支高度负责任的部队!” 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在利比里亚近一年的维和行动中,工兵分队勘查道路1300多公里,修复道路1200多公里;医疗分队接诊2300多人次,接收住院人员250多人次,实施手术50多例;运输分队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运送各类人员7万多人次。 维和同时宣传中国文化和建设成就 在利比里亚维和期间,我维和官兵与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之间有着直接的交往和相互协作,各国官兵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同时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 医疗分队大队长肖海在接受记者采访前,正好在准备参加一项与埃及军人合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他告诉记者,在利比里亚维和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维和官兵已经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瑞典等国家维和官兵进行过文化交流活动。官兵们会用自己带去的资料和照片,宣传中国的民风民情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军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他还说,他把上海的外滩照片给对方看时,他们无不为上海的美丽而欢呼。 冒着危险在丛林为当地百姓义诊 每周日下午正逢维和医院休息,医疗分队的官兵们就抽出时间去丛林部落里宣传健康知识,为部落成员看病、送药。官兵们每次前往丛林部落义诊也冒着一定的危险。丛林里道路非常难走,而且经常有毒蛇出没,官兵们一手提着医药箱,一手用长枪或者竹竿敲打地面,赶走潜伏在草丛中的毒蛇。不过,每次看到当地百姓惊喜的目光、听到他们用浓重的当地口音说着欢迎和感谢的话,维和官兵们就会把艰险置之脑后。(记者程艳) 中国维和女军人扬名非洲 战争,让女人走开,但中国女军人却走进战乱的非洲。是的,她们是女人、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但她们首先是军人,她们就这样以大无畏的英姿走进饱经战乱的非洲。第一批开赴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医疗分队队长凌磊回国后这样总结:此次维和任务是中国军队第一次赴非洲执行任务,也是中国的维和医疗队第一次到国外保障他国军人安全,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女军人第一次在国际维和舞台上亮相。 在已经载誉归来的两批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队员中,有为数不少的女军人,日前,第二批维和医疗分队护理组组长徐凤向记者讲述了她们在非洲的传奇,中国的女军人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非凡的勇气在当地美名远扬。 征服“三座大山”每人掉5公斤肉 作为一名前往非洲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女性,徐凤更乐于讲述女军人们的勇气,而不是她们在非洲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003年8月,我们接到上级指示,准备在我所在的沈阳军区208医院挑选43名医护人员前往非洲,这其中包括11名女性。”对于当时的组队过程,徐凤笑谈是经历了一次“魔鬼训练”。首先,人员要求十分严格:被选中的女性需要有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职称、8年临床经验、身高165厘米以上、已婚、具有一定外语基础。 “第一关并不困难,而最艰苦的要算接下来3个月的培训。”徐凤回忆说,当时横在她们面前的无疑是“三座大山”———专业、外语和体能。尽管在沈阳军区208医院工作的都是现役军人,但她们中大多都是“妈妈级”的护士了,对于她们来说,专业培训自然是驾轻就熟,但外语培训和体能培训则让她们实实在在地吃了3个月苦头。 谈起培训的意义,徐凤告诉记者:“首先,要是身体不过硬,那么到了非洲连保护自己都做不到;而外语不流利,那到非洲如何面对和其它国家的维和军人打交道的语言障碍?” 训练十分艰苦:每天3公里越野、209级的台阶爬10几个来回,另外,学游泳、学防雷、学驾驶、练射击、练格斗、练野外生存这些内容也必不可少,整个训练期结束时,队员们每人少说也掉了5公斤肉。 女队员外出需男队员护送 联合国副秘书长格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维和军人的死亡原因中,意外事故死亡是排在第一位的。”在战乱的刚果(金)地区,任何人都会在无意中触碰到死神。对于这一点,徐凤深有感触。 “别说在武装冲突中死于非命或在混战中被流弹打中,就算没有碰到任何军事冲突,你也可能会随时送命。”徐凤说,“两名分别来自马拉维和约旦的军事观察员就是例子。他们在雨林里迷了路,后来联合国出动了大批维和军人到雨林里找,最后证实他们是被当地的食人族吃了。” 因此,徐凤及全体队员在抵达刚果(金)的那一天都接到了严格的“军规指令”:一般情况下绝不准离开营地,如有特殊情况,须2人以上结伴外出;女队员如需外出,必须有男队员护送;如有夜间出诊任务,必须有作战部队护送。 营地仅有足球场大且酷热难耐 终于到了非洲!尽管此前每名队员都在脑海里对刚果(金)的恶劣环境进行了想象,但当走进酷热难耐的维和营地时,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营地位于刚果(金)的中部马尼埃马省省会金杜,“说是省会城市,其实跟我们国家的小村镇一样大。”徐凤回忆说,“当时,我们从飞机上往下看,觉得金杜真的很美,眼皮底下都是植被和河流,但走进这座城市才发现这里没有街道,没有电,没有饮用水,甚至看不到老百姓。由于长年战乱,老百姓都特别敏感,只要一有动静街上就没人了。”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营地面积只有足球场大小,里面除了两排简易板房外什么都没有,而且还处在刚果(金)反对派控制区域。 一天三顿吃罐头吃倒胃口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但必须承认,在恶劣的环境中“巾帼”们面临的困难更大。 “刚到刚果(金)时,由于联合国的物资准备不充分,我们的饮食就只限于罐头,每餐都吃牛羊肉,没有蔬菜,没有水果,一天两天还行,可整整吃一个礼拜就倒胃口了。” 在国内,徐凤等23名女医护人员在家都算得上是一等“厨师”,就算青菜萝卜也能烧出可口的饭菜,可到了刚果(金),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她们每天都看着罐头却使不上劲。 刚果(金)炎热的气候也让土生土长在中国北方的徐凤一时难以适应。白天,这里太阳一直在人的头顶,天空感觉特别低,紫外线强度特别大,看什么东西都白花花的。更难受的是,刚到时由于条件没跟上,卫生用品都断了,还不能洗澡。刚果(金)晚上又开始下雨,由于她们住的板房隔音效果特差,所以雨点打在房顶上声音特别响,女队员们整夜都睡不好。 除了气候外,疾病也时刻骚扰着队员们。“尽管我们去非洲之前打了20多针防疫针,但到了刚果(金)后,每一个队员都得了疟疾。直到后来离开疫区回国后,还有1/3的女队员持续发烧。”(记者俞洁) 当地百姓自发迎接中国军人 2003年4月1日,中国维和部队首次走出亚洲,前往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由175人组成的工兵连和43人组成的医疗分队构成的首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出色地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受到了联合国以及刚果(金)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已圆满完成两次轮换。近日,首批赴刚维和部队工兵连指挥袁春国和医疗分队队长凌磊分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介绍我国维和官兵在刚果(金)工作与生活的情况。 睡一个月帐篷啃一个月干粮 一到刚果(金),维和部队就分为三批,工兵连中的140余人驻扎在南基伍省省会城市布卡武,30余人驻扎在北基伍省省会城市戈马,医疗分队则前往金杜。 工兵连的布卡武第5战区驻地位于基伍湖旁的一个半岛上,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半岛上只有一座报废的机修厂,根本不适宜居住。官兵们只好将这座废弃的厂房完全推倒,在废墟之上组装起从国内带去的活动板房。在活动房完工之前,100多人只能在荒地上睡帐篷。4月,正值当地一年一度的雨季,每天至少下一场大暴雨。袁春国回忆说:“我们带的是行军帐篷,防雨不防风。湖边风又特别大,一睡进帐篷就感觉到风一阵阵往里灌!”当时,联合国承诺的后勤保障系统还未建设起来,食物供应十分紧张,净水供应也未及跟上。战士们就这样睡了一个月的帐篷、啃了一个月的干粮,把身旁的基伍湖水抽出来用自带的净水装置,解决饮用水问题。 一夜间建起一座“维和医院” 比起工兵连的“遭遇”,医疗分队的队员们倒不用“白手起家”。金杜地区已经有一座简易的空房子等待他们来“布置”了。一到金杜,联合国方面的官员将装有医疗器械的集装箱钥匙交给我方医疗分队,顺带问了句:“你们需要多长时间来建立医院?”队长凌磊笑着回答:“你明天来看吧!” 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却道出了我国维和官兵创造的一个奇迹。一夜之间,一座维和医院就在金杜第5战区“诞生”了!这是医疗分队的队员们一夜没有合眼,自己拆集装箱、组装医疗器械、布置医院的成果。变魔法般的“中国速度”让联合国调查人员啧啧称奇,我国维和官兵高效认真的工作态度从一开始就让人刮目相看! 刚果(金)现状 刚果(金),一个只有旱季和雨季的非洲中西部国家,却素有“世界矿藏宝库”之称,铜、金钢石等重要战略物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富足的生活,却让他们在整整一个世纪里都在频繁的战乱中求生。 1998年,刚果(金)爆发大规模内战,在这场持续了5年的战争中,有250多万人丧生,100万人伤残,40万人沦为难民。为了帮助刚果(金)尽快结束武装冲突、全面恢复和平并重建社会秩序,2000年,联合国决定在当地部署维和部队。 亲密无间的异国“兄弟” 在刚果(金)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文职人员和军人来自40多个国家,其中在第6战区与我们的工兵连比邻而居的主要是来自南非、印度和乌拉圭的维和军人。各国军人虽然素昧平生,但是总能在此建立起亲密的友谊。 我维和部队工兵连小分队到达戈马时,正巧别国的维和军人也刚刚到,当地的生活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几个国家的维和军人就各自在自己的营地前面用大石头堆起简易的灶头,三个灶头烧出来的食物大家一起吃。袁春国打趣地说,中国军人烧的米饭和印度军人做的烙饼最受欢迎。 业余时间,大家都跃跃欲试,在各种体育项目上“比划”两下。踢足球,是乌拉圭军人的“王牌项目”;要是打起乒乓球来,中国的维和军人实在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百姓自发迎接中国军人 我们的维和官兵与当地的百姓也有很多交流活动。刚果(金)曾经是比利时殖民地,当地人讲法语和斯瓦西里语。时间一长,战士们也学会了一些日常用语,见到当地的百姓都会笑着来一句:“刚姆!”(你好!) 因为我国与当地有着多年的友好关系,刚果(金)很多大型建筑物都是当年我国援建的,中国军人在当地深受百姓拥护。 袁春国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我国维和部队乘坐飞机刚抵达刚果(金)时,当地机场比较简陋,没有什么安全保护设施。当地老百姓一听说中国军人要来,全都自发地拥进停机坪迎接。飞机还没有停稳,就听到地面上震耳欲聋的欢呼声:“CHINA!CHINA!”打开舱门,看见的都是非洲人民热情的面容和灿烂的笑脸。 艰苦难不倒工兵连 据袁春国介绍,我国赴刚维和部队工兵连的主要职责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临时机场、排除爆炸物等。而中国赴刚维和部队的142名战士个个都是汽车驾驶员、机械操作手等专业技术骨干。所以,摆在官兵面前最大的问题倒是怎样尽快适应当地的气候。 我工兵连驻地海拔1600多米,属于高原气候,昼夜温差有20多摄氏度,刚去的时候不适应,很多人都感冒了。另外,工兵连的任务都必须在室外完成。只要一出门,官兵们都得戴上草帽墨镜,脸上胳膊上涂满特制的防晒霜膏,否则强烈的赤道地区紫外线立马让人身上脱一层皮! 除了气候恶劣,维和部队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虽然刚果(金)地雷不多,但是我工兵连还承担着销毁武器的职责。其他国家维和部队从当地非法武装手中缴获的武器,会交给我方集中销毁。销毁武器需要与雷管炸药打交道,全凭战士们胆大心细。此外,刚果(金)局势动荡,数百个不同武装派别经常发生交火。反政府武装与联合国维和部队之间也时有冲突。 如受伤,只去中国维和医院 医疗队的队员们则凭借着他们高超的医护水平,为“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在当地赢得口碑。凌磊队长告诉我们这样一件有趣的事:一次,一位军事观察员在离金杜很远的第2战区见到一名来自突尼斯的维和军人,尽管他不会说英语,尽管他所在的第2战区里就有一个由摩洛哥医疗分队建立的二级医院,但这名突尼斯军人还是在他胸前的卡牌背后用歪歪扭扭的英文写下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受伤,请把我送到金杜中国维和医院。”(记者程艳俞洁)(来源: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