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非常陈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5:48 人民网-人民日报
非常陈毅(图)
陈辽

  陈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英雄的一生,传奇的一生。因此,写陈毅的传记有许多种。通常都是从他幼年时期写起,一直写到他逝世为止。但罗英才的《陈毅的非常之路》(人民出版社出版)却以非常笔写陈毅,着重写战争时期、和平时期、反常之“文革”时期的陈毅的“非常之路”。

  陈毅从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到赴法国勤工俭学;从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到1923年加入共产党;从归国后投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参加南昌起义;从1928年春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上井冈山,到担任红四军军委书记;从领导三年游击战争到参加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如此经历,虽然轰轰烈烈,但在我党我军的领导人中不止一人走过类似的革命道路,不算“非常”。对陈毅来说,却是从“初识饶漱石”以后在战争时期走上了“非常之路”的。是饶漱石这个野心家、阴谋家,以新四军代政委的身份,掀起了“黄花塘风波”,在新四军军部所在地黄花塘策动部分高级干部发起了对陈毅的批判和斗争。抗战胜利后,陈毅回到华东,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但山东的高级军政人员知道陈毅调离过新四军这段经历,因此在解放战争初期,他们对陈毅的指挥听而不从,并不买账。陈毅指挥不动,集中不起兵力,因此我军“入鲁六战,只有泰安一胜”。后来,党中央明确指令,由陈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统一指挥,这才有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重大胜利。但在临朐南麻战役中我军与蒋军打成消耗战后,又是饶漱石加紧散播诋毁陈毅同志的言论:“军长只会下棋,不懂得指挥打仗。”饶的阴谋再次得逞,陈毅同志被调离第三野战军,担任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虽然名义上他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所以说,陈毅在战争时期的“非常之路”是从初识饶漱石开始的,确是历史事实。“高(岗)饶(漱石)事件”发生后,真相大白,刘少奇同志正式向陈毅道歉,承担了他在饶、陈之争中应负的责任。毛泽东后来也感叹道:“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还在1948年5月29日陈毅给周恩来写信时他就表示:“明日即西去,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并望将来能随军入川。”他准备胜利后回到老家四川,在地方上工作。毛泽东知道陈毅搞地方工作也非常有才能,他在开辟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时,以善于做统战工作从而打开了新局面而著名。因此,毛泽东决定:上海一旦回到人民怀抱,由你(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立即允承:“好,我来干。”在陈毅同志领导下,上海从国民党撤退时百孔千疮的一个烂摊子,被改造建设为一个繁荣兴旺的经济、政治、文化大都市。陈毅同志高屋建瓴,运筹擘划,充分调动上海各界的积极性,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既坚持革命原则又大度宽容,被上海人民誉为前所未有的好市长。1958年2月11日,毛泽东主席任命陈毅为外交部部长,陈毅又走上了元帅外交家的“非常之路”。他不怕帝、不信邪,对敌人深恶痛绝,迎头痛击;同时也频频出访,加深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友谊,中国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陈毅对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文化大革命”发生,我国进入了反常时期,迫使陈毅走上了另一条“非常之路”———否定“文革”之路。起初,陈毅对“文革”还以为是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但是,“文革”的荒谬实践,终于让陈毅觉悟到:“文化大革命,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打倒老干部!”他作出决定:“再不讲话还算什么共产党员!”于是,在1967年2月16日中央政治局碰头会上他对“文化大革命”猛烈开火。当谭震林炮轰了张春桥等一小撮人后激愤地说:“让你们这些人干,我不干了!砍脑袋,坐监牢,开除党籍,也要斗争到底。”陈毅说:“不要走,要跟他们斗争!”事后,林彪、“四人帮”诬告陈毅等人是“二月逆流”。其实陈毅、谭震林、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同志的言行,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可是,陈毅等同志却从此“靠边”。直到周恩来总理请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老帅共同研究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并提出建议,陈毅同志才有了新的工作,并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在“文革”非正常时期,陈毅走的是又一条“非常之路”!

  罗英才从陈毅的“非常之路”切入,展开了陈毅的一生。他通过陈毅“非常之路”的叙写,刻画了陈毅的坦荡真诚、顾全大局、创见迭出、赤胆丹心、表里一致、大刀阔斧、文武全才、快人快语的独特性格,揭示了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的“这一个”陈毅。如此写陈毅,别开生面,不只为陈毅传记文学增添了奇光异彩,而且对如何写好传记文学以有益启示。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09日 第八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