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文化广场能否加快开发?(陈云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9:11 东方网

  新年伊始,镶嵌在浦东这块热土上的又一颗灿灿明珠-东方艺术中心又大放光彩了,它与浦西上海大剧院交相辉映,构建了上海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的亮点,使上的城市面貌更加宏伟、气派,显示了真正国际大都市的风采,令人倍感鼓舞。

  但是,当我们为这两座现代化的文化标志性建筑而欢呼的时候,心里总也会产生出另一种情愫:大剧院非常好,但它一是票价太高,二是它常演出的是西洋艺术,如交响乐芭蕾舞美声唱独唱洋歌剧音乐剧等,中国的普通工薪族(外企等白领族除外)退休族或喜欢传统艺术的老百姓其实很难进去,即使偶一为之想进去,由于演出场次少,恐怕出了不菲的钱也买不到最好位子的票,因此,我辈常生出“大剧院不是面向我们的”这种想法;而新投入使用的东方艺术中心则在浦东,浦西的人去交通不便,看来,我辈住在浦西市郊结合的人也只能难得去光顾一下。

  由此,我想到了陕西南路上的老文化广场开发问题。

  不知什么原因,老文化广场这块黄金宝地,上个世纪80年代就听说要开发,但至今仍未见有动作,过去也曾有市井传闻说某人在占着这块地方不让别人去开发云云,但我认为此传闻显系不实之词,可能是方案定不下倒是真的。但不论什么原因,这么一块超等级钻石地段长期闲置总不大好,日前偶然经过该处,见花市分外繁盛,虽已成为沪上一景,但总觉大材小用也,有识之士早就呼吁能尽快开发老文化广场,我觉得这很对,而且,已经是非常迫切了,不知有关方面以为然否?

  不过,有鉴于目前上海新文化设施的布局,我对老文化广场的开发,心有五愿,现表达出来,不知有否参考价值:

  一愿它姓“文”。老文化广场这块地皮,其房地产商机无限,肯定有许多地产商垂涎,但是,这里过去是属于文化领域的,因此,不希望它成为高档写字楼、商场或高挡住宅,依旧能守住文化阵地,建成一座文化艺术的设施,因为它地处市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在这方面,比东方艺术中心有优势。况且,1600万人口的大上海,再建一座文化艺术中心设施,显然并不多,何况还应考虑辐射长三角的因素、海内外来沪旅游者的因素呢。

  二愿它姓“中”。老文化广场改建的文化设施,能否建成一座完全面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艺术中心,它主要接纳中国的民族戏剧如中国式的话剧、歌剧、戏曲、曲艺、杂技、民乐、民俗表演、书法、中国画等等,一般情况下不接纳西洋艺术进去。我这么说,决不是思想保守,也不是盲目排外,排斥外来文化艺术,而实在是想给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一块地盘,别让洋文化把我们的文化传统全部“吃掉”。同时,在格局上它也可以与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进行分工,将来想看洋歌剧芭蕾音乐剧交响乐到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想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到这里来。

  三愿它姓“俗”。现在艺术有所谓通俗与高雅之分(尽管它并不科学,但现在已约定俗成,我们也只能从众),一般把交响、芭蕾、美声艺术和昆曲等作为高雅艺术,而其他传统戏曲、民乐民歌曲艺杂技等称为通俗艺术,由于高雅艺术已有了去处,所以,重建的文化广场新设施是否可以以通俗的、民族传统的文化(包括昆曲在内)为主?

  四愿它姓“众”。这就是真正为广大的中低收入者服务,低票价,让退休人员、外来打工者也能进得去。将来开张后经营思路为服务第一,赚钱第二,使它成为最广大、最普通市民能经常光顾的场所。

  五愿它姓“朴”。朴即古朴,这是讲建筑风格。已建成的大剧院和东方艺术中心非常漂亮,若在老文化广场再新一座文化设施,其美观程度肯定不许有所逊色,而是要独具特色。什么特色呢?我以为可以建一座像老大世界那样多功能样式的文化设施,建筑风格可否采用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尽量不用洋建材装潢外观,行不行?而内部装潢则绝对摈弃豪华,也体现中国的传统风格。现在上海的建筑洋派的太多了,中国民族风格的太少了,内地的人到了上海就有一种像到了国外的感觉,这当然也非常好,但失去了中阈的特色。过去有句话,叫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外国人惊叹于长城、苏州园林之美,就很发人深思。我这么说,是想让上海有更多不同风路的建筑,百花齐放也,上海新建的城市设施体现民族古朴传统精神的太少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