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沙漠化植被恢复机理成果通过鉴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12:25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兰州1月8日电由中科院兰州分院寒区旱区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对策”中的“沙漠化的生物过程及植被恢复机理”课题,日前通过了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中科院兰州分院主持的成果鉴定。

  据中科院兰州分院寒区旱区研究所的同志介绍,鉴定委员会七位专家听取了项目研究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并经认真讨论和质疑答辩,一致认为这个课题对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的沙漠化生物过程及植被恢复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这项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确定了沙漠化土壤中C、N的分布格局,阐明了沙漠化过程中土壤C、N的衰减规律、机制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建立了沙漠化土壤C、N的衰减模型,阐明了土壤有机C随土地利用/覆盖和海拔变化的规律,确定了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及其逆转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及其贮存潜力;系统阐述了土地沙漠化的生物过程,从植被、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方面和群落、种群、个体、细胞等不同层次揭示了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的受损机制和植物的适应机制;从沙地优势种的特殊作用、灌丛的“种源”作用和“肥岛”效应、土壤种子库与植被的关系、植被的演替规律和生态服务功能、植物与环境的反馈作用等方面,系统阐明了沙区退化植被的恢复机理,从植物多样性、更新过程、环境制约、密度调节等方面揭示了沙地植被的稳定性机制,首次建立了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相对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揭示了北方沙地主要植物的蒸散规律、耗水量及沙地水分平衡规律,确定了沙地主要植物临界土壤水分含量和最小水肥面积,建立了植物个体耗水量与植物生物学指征的关系,提出了沙地主要植物耗水量的转换模式。

  这一课题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需求,根据沙漠学、草原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生态水文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综合系统研究的技术理念,紧紧围绕沙漠化的生物过程及植被恢复机理,自西向东沿水分梯度在中国北方的甘肃河西、宁夏中卫、内蒙古的阿拉善、多伦和科尔沁设立了五个研究基点,从沙漠化过程中“土壤C、N衰减规律及其生态效应”“植被的受损过程及其适应对策”“植被的恢复机理及其稳定性”和“沙地主要植物的耗水量和水分循环”四个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对促进中国沙漠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对沙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