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土地唤起永久的记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15:48 新民晚报
红土地唤起永久的记忆(组图)
红土地唤起永久的记忆(组图)
红土地唤起永久的记忆(组图)
红土地唤起永久的记忆(组图)
红土地唤起永久的记忆(组图)
红土地唤起永久的记忆(组图)
本报记者任湘怡文

  有什么故事可以积淀30多年而不忘却,有什么情绪可以影响一代人而不淡漠?正在上海档案馆外滩新馆展出的《难忘青春岁月——上海知青在江西档案图片展》,让参观者又回到了在红色土地的日子。本期特稿第20、21版与您共同关注这个话题。

  邢启华和杨学弟站在一幅地图面前,热烈地争论着什么。在元旦假期零下5摄氏度的寒冷天气里,杨学弟特意从七宝过来;而邢启华,是从宝山区赶来的。他们关注的这幅地图,曾经有近10年的时间,在他们的生命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我们当年就在这里。”杨学弟指着地图上一个小红点说,“江西吉水县乌江公社。1969年离开上海,1978年回来。”

  邢启华和杨学弟,是当年“上山下乡”,到江西插队的知识青年。1969年、1970年,18万上海学生,背起铺盖,揣着户口到江西落户。

  杨学弟十几天前曾经来过一次,回去之后打电话给初中同学、当年的“插兄插妹”。“很好看的!”他告诉大家。于是约了五六个伙伴来上海档案馆外滩新馆,一起重温《难忘青春岁月——上海知青在江西档案图片展》。

  参观

  杨学弟领着大家往展厅走。开头的几张照片,一张是火车开动前,车上的少男少女伸出手,笑嘻嘻地握住车下送行人。还有一张,几个女生手捧毛泽东的照片,在火车前、铁轨上留影,脸上也是快乐的笑容。

  不知道是时间太长,还是当时的技术有限,照片已经有点模糊,很难辨认男女“主角”的长相。

  “那个时候真的是这样!”伙伴之一的徐慧芳说,那样的打扮,那样一脸天真的表情。

  再过去,是两个女生在南昌“八一”广场的合影。大家哄然大笑,所有人都说:“那个地点,我也拍过照的。”另一个伙伴张荣华指着照片说,在广场上主席台那个角度,拍照最好,不知道主席台还在不在……

  也许很少会有哪一次展览,在看的过程中如此“惊天动地”。或许因为其他参观者不多,或许因为同行人都是几十年的老伙伴,这群人一路看,一路大声议论,230多张照片,每一张都仔细端详。或许因为,在这次展览中,他们是主人。

  展品中有一张红色的通知书、一张红色的小卡片。杨学弟从口袋中掏出一张仔细折叠的纸:“这两件东西,我也保存着。”

  通知书上写:杨学弟同志,你积极响应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坚持走上山下乡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化道路,现已光荣地被批准去江西吉水插队落户。反面是几个图章:照顾毛毯已领、旅行袋已领、牙膏两支已领。

  红色小卡片是一张“集体乘车证”,用钢笔打了一个勾、一个三角、一个圆圈。杨学弟说,这些记号,说明在火车上吃了三顿饭。

  “那一年,我们初中毕业,响应国家的号召,十六七岁离开父母,去了农村。”杨学弟说。

  回忆

  “我是1969年3月22日走的。”杨学弟说。

  “我是1970年5月23日走的。”杨学弟的同事张荣华说。

  “我是1970年4月20日走的。”另一个被邀请过来看展览的朋友吴茂雄说。

  吴茂雄非常惊奇,怎么所有的人都能不假思索地张口说出下乡的日子。“印象实在太深了。比结婚纪念日、生日什么的,记得都牢。”杨学弟回答。吴茂雄想了想,同意了这个说法。

  出发前的一个晚上,父母帮助即将远行的子女捆行李。行李里装着统一购买的毛毯、四季衣服,以及很多日用品。母亲们一边流泪,一边教孩子各种注意事项。吴茂雄说,那个时候自己实在太小,家长们说些什么也听不懂。一个晚上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去了。

  上火车的时候,大家还兴高采烈,仿佛是一次集体郊游。“可是火车呜声一响,大家都哭了。”徐慧芳说那是没出过门,开始想爸爸妈妈了。吴茂雄说,懂事一点的,开始意识到,这一走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上海。

  中学、大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运动,源于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据说,行动最快的下乡队伍是上海某中学一群初中生,他们连夜收拾行装,12小时之内就离开家乡前往苏北农村插队。因为时间仓促,校方来不及联系汽车,学生们自己背着行李,迈开双脚走到农村。据不完全统计,仅1969年,全国下乡知青人数已经接近300万人。到1970年,达到573.4万人。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总数累计多达1700万人。

  徐慧芳年轻时是一个大眼睛姑娘,在家排行老三,同学们都叫她的小名“三毛”。小姑娘上了火车后,眼泪就没断过。到江西的第一天正好大雨滂沱。几十个同学先被接到公社,当晚在一所学校的阁楼歇息。晚上睡觉,徐慧芳想把铺盖卷打开,可是绳子是父母系的,她不知道怎么解。同学们也都是不会料理家务的孩子,所有人都没有盖被子,和衣坐了一晚。又湿又冷,徐慧芳又流了一夜的泪。

  第二天生产队来接知青,大家只能分散各自离去。临行前,公社招待大家一顿“大餐”:大蒜炒猪肉条。那肉上的毛都未褪,一根根硬过男人的胡子。大家吃不下,可没过几天就后悔了,因为之后再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情结

  “你知道以前有种固体酱油,软软的。吃的时候切一块,泡上开水过饭,又是菜又是汤。”杨学弟说。这种上海人的“发明”,让江西老乡惊讶不已。上海知青也向老乡“学”烧菜——没有油,烧红锅子,把青菜在铁锅里一炒就装盘,颜色青翠,也能吃。

  “我们没什么钱的,油、盐,在当地都买不起。”杨学弟解释。按规定,当时的男劳力一天工作10小时计7个工分,女劳力10小时计5个工分。辛苦一天只有几毛钱。可是算上生产队发的口粮,劳动一年,有时还欠着队里的钱。吃的用的,只能托人从上海带来。

  徐慧芳第一次下地劳动,双腿在田里一站,蚂蝗就叮了上去。她记得母亲的话,用手去拍,可是腿都拍红了,蚂蝗还是没被拍下。她跳上田埂,顾不得下雨满地泥,坐在路边就开始号啕大哭。几年之后,当她离开江西时,看到蚂蝗,已经能不慌不忙地一拉一拨。

  有一次,徐慧芳眼睛发炎,去公社卫生站也没看好。当地人有一个偏方,奶水洗眼睛能治发炎。房东刚生了孩子,每天拿自己的奶水给“三毛”洗眼睛,几天后眼睛痊愈。

  徐慧芳回忆过去,说着说着眼睛周围有点泛红,不知道是室内暖气熏的,还是其他原因。虽然在她的叙述中,往事灰暗仿佛被一层雨幕笼罩,可是穿行过去,色彩依旧分明。

  “电视上、报纸上,只要讲到知青的事情,我就盯牢看。”徐慧芳笑着形容自己的“知青情结”。杨学弟也是,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苦难与风流》一书,他听说全是当年知青们写的回忆录,在大太阳下排了一个多小时队。

  “我们主办这个展览,一来是回忆那段岁月,二来是让现在的青年人知道,他们的父辈曾有多么辛苦的过去。”上海市档案馆一位负责人介绍办这个展览的初衷。去年上海市档案馆到江西调研,和江西同行会谈时,对方谈及正在征集上海知青在江西生活的资料。于是灵光一闪,办一个“上海知青在江西”的展览,回忆那段特殊的历史,续写两地的友谊。

  展览自2004年12月开幕后,有2000多人前来参观,其中绝大部分是当年赴江西的知青。留言本上的署名,无一例外,都标明了自己当年劳动的地名。一位署名璩正骁的知青,代表5人留言:“我们这些上海老知青参观展览,仿佛又回到那个特定的年代,百感交集。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永远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我最激动的是,社会没有忘记我们,这群把青春留在农村的知青。”杨学弟说。

  重逢

  1969年的那趟火车,杨家是兄弟两个一起下乡的。哥哥杨学信也被弟弟叫来看展览,他打量着徐慧芳,这人怎么这么脸熟啊。“你是‘三毛’吧!”杨学信冲口而出。

  1978年、1979年,知青开始大规模返城。开始的时候彼此间还有联络,后来大家工作都忙,再加上城市动迁,纷纷搬家,联系渐渐断了。杨学信和徐慧芳,已有十多年没见。就是召集人杨学弟,也是前几天刚找到断了5年联系的其他人。

  回城后,邢启华和徐慧芳成了家。他们说起去年5月和另一个知青沈家华重返江西吉水的事情。杨学信急得埋怨:为什么不叫上我!

  那次回去,原先生产队里知青们住的房子还在,只是墙壁已经有点歪斜。村长还记得,当年结婚是一个知青陪着自己去接新娘子的。房东的儿子还记得,当年慧芳阿姨从上海带来好吃的给自己。知青们回来,村里老乡高兴得大放鞭炮。

  “我们上次去是打前站,下次再组织大家一起去。”徐慧芳安慰杨学信。

  捐赠

  杨学信拿出一张老照片:眉眼相似的两个少年,前额剪着厚厚的留海,眼神清澈地望着镜头。这是离开上海前拍的。十六七岁,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从江西回来后,知青们已经二十五六岁。参加工作需要知识,只能重新补习。有的知青已经成家有了孩子,只能一边抱孩子,一边背数理化,希望能早一点考出一张初中毕业文凭。

  “我们这一代,坎坷很多。”杨学弟说,“可是磨练了我们,我们比一般人吃得起苦,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我们经受过人生最大的锻炼,阅历、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强。有的时候我想,事业即使一败涂地,那也没什么,最多回到原点,我可以重新开始。”邢启华也有同感。

  邢启华下岗后,自己创业,他现在的心愿是挣了钱去江西办希望小学。

  杨家兄弟几乎把当年所有的资料都保存了下来:照片、通知书、包裹单……大家感慨这次的展览资料还不够充分,开杨学信的玩笑:不如你把那些资料捐献出来。

  杨学信先是憨厚地笑笑:还是自己保存吧。隔了十几分钟,他想了想又说:“要不还是捐给档案馆。东西放在我这里,只有我一个人看,交给国家,给更多的人看。不要忘了那段历史。”

  老知青相约看展览本报记者张龙摄

  出发(资料照片)

  耕耘(资料照片)

  收工(资料照片)

  1969年杨家兄弟

  2005年杨家兄弟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