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万人评议”为何出现四年之痒(主流评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23:50 人民网-江南时报

  西风

  四年前,南京市当时的主政者在全国首开“万人评议机关”先河,可谓振聋发聩,一时声誉鹊起,效仿者众。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改进机关作风的创新机制,更重要的,是它把群众监督、民主评议的力量纳入党政机关的政绩考核、人事任免中,为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先进执政理念提供了实践教材。

  然而,四年过去了,“万人评议”进入了制度化、长效化的运行惯性中,尽管在江苏,评议的级别和层次上升到省级机关,其群众评议的操作体系更加完备、评议内涵更加深刻、评议机制更加科学和合理,但毋庸讳言,曾经万众瞩目的“万人评议”今天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已大不如前,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正常的回归:一种年度性的政务总结就应该不事张扬,尽可能淡化其轰动效应,而形成这样的制度性常规性设计。

  笔者并不完全苟同上述推论。应该说,“万人评议”走过了四个年头,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婚姻度过了蜜月期,最初的新鲜感和刺激性归于平淡,这时候,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感情因子,也即所谓的深化。在这个阶段,原有的活力元素要进行理性的扬弃。

  首先,首次“万人评议”虽然在评议的范围、方式上为民众津津乐道,但其产生震动效应关键在于它的结果发布。民主的魅力在于民主的终端。如果说第一次群众评议的过程为人耳目一新,但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其评议过程就已失去新鲜感了,这时,能够给民众带来关注度的只能是它的结果,因为每年民主评议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遗憾的是,这一最具民主内涵、最有鞭策激励作用的“结果发布”,被一串笼统的数据和概括性语言代替(也许在一定范围内会公开详情,但与“万人评议”的初衷已有背离),其民众关注度自然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其二,“万人评议”之所以难以走出敏感的怪圈,与相伴而生的“末位症候”不无关系。首次“万人评议”,居末位的三个单位负责人受到降职调离之处理,这一前所未有的治吏“酷律”震慑了所有的干部,也引起市民的广泛热议。与此同时,“末位淘汰”就成了“万人评议”愈来愈难卸载的压力。有评议,必然就有末位;有末位,必然就要有相配套的制裁措施。处罚轻了,百姓不满意;处罚重了,官员有冤屈。因为居于末位的部门或单位,并不一定构成失职的全部要件。如这次的省级机关和地市一级的评议中居末位的一些单位,有的仅仅是因为其负责人“出事”了,有的仍然是因为其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如教育、市容、房产等,如不能科学对待末位排名,就会严重挫伤这些单位(部门)的积极性,也有失公允。在此情况下,淡化末位色彩,末位效应降低,民众自然也会片面地理解“万人评议”有走过场之嫌而降低美誉率。

  昨天,南京市市容局局长张东毛的一席话可能为解开这个结开启了一条思路。他说,不论我们是不是还居末位,但我们一定要永远有“末位危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此话何等好啊。只要人人都有这种意识,“万人评议”的原旨就真真实实地达到了,那么,公布评议结果,打破“末位症候”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此谓举重若轻是也。

  《江南时报》 (2005年01月09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