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意 如意(服饰与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04:5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华梅
如意如意(服饰与人)(图)
  古时的“笄”,即头上的簪,如今仍然被少妇们用着,用它来固定发髻,这倒没有什么新鲜。新鲜的是,簪质虽已不是玉、金,早已改成有机玻璃的了,可是簪头却没有更新,簪头造型丝毫没有21世纪的气息。

  最有意思的是,簪头装饰大量地出现如意形。如果单看簪头如意饰,它更多地令人们想起中国古代的玉如意、铁如意。其实,真正的早期如意端首作手指状,并不像后来的作灵芝状。而且早期如意长二三尺,是用来搔背的痒痒挠儿,后期则演变为一种观赏陈设品了。那些有关如意的记载早就被人们遗忘了,如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所记“齐高祖赐隐士明僧绍竹根如意,梁武帝赐昭明太子木犀如意,石季伦、王敦皆执铁如意”的文字,好像已距今人很远很远。

  可是,略略翻一下中国服装史,就会发现中国人在服饰品装饰题材的运用上,有一种解不脱的如意情结。《续都门竹枝词》里写:“马褂边镶如意头,对襟更欲效时流。”清代文康著《儿女英雄传》写道:“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撇着一枝大如意的扁方儿。”又写道:“忽见旁边儿又过来了个年轻的小媳妇子,穿一件肩贴背,镶大如意头儿,水红里子,西湖色的濮县绸的半大夹袄儿。”单独的云肩,更讲究做成四个如意头(即灵芝形)的样子。同在《儿女英雄传》中有文字描写:“张姑娘便打发她……套上四合如意云肩,然后才带上璎珞项圈、金镯玉钏。”时光推进到21世纪,人们仍然喜欢如意,衣服上见得少了,可是华服风又带来如意的文化气息。与此同时,头上的簪饰舍不掉如意形。

  看起来,人们渴望事物的发展能如自己的意愿,这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它并不随着飞船登上月球而消失。

  如意永远象征着美好。自明清以来盛行的吉祥图案中,集中了人们的祈福心愿。就拿如意来说,人们在服饰纹样中将戟(吉)、象(祥)与如意放一起,就是“吉祥如意”;将毛笔(必)银锭(定)和如意组合,就成“必定如意”;中国人使用谐音,简直驾轻就熟,在以如意为主的图案中放上百合花与柿子或狮子,就是一幅极丰满的“百事如意”。如果想一年之中都如意呢?那就把柿子、枇杷、葡萄、西瓜、石榴、荔枝、白藕等四季瓜果或桃、荷、菊、梅等四季花卉配合如意,即是“四季如意”,再进一步,以两尾鲶鱼和如意组合,就“年年如意”了。

  谁不愿意一切都如意呢?这正是如意服饰永久不衰的民俗基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1月10日 第七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