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股市“一月效应”能否构筑14年以来的大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07:55 新华网

  中国股市从市场统计看存在明显的“一月效应”,14年以来的大底与一月份有着不解之缘。

  本周是节后第一个交易周,首个交易日跳空低开,日K线留下了1264-1260的4点缺口,在经历了长达3年半之久的熊市之后,周K线呈现出七连周阴,而2004年带长上影线、实体超过200点的中阴年K线显示出今年年初仍有惯性下探的动力。由于量能的萎缩,市场相对克制的态度预示着多头尚无抄底的冲动,而以跳空缺口形式的破位,更显空头力量的强大,短期内大盘仍将下行。但“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短期下破1259点之后继续深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大盘开始进入构筑空头陷阱的过程中。

  缺口理论:

  沪市历史上以创新低的跳空缺口出现在新年首个交易日,只有1996年的1月2日,当时大盘自1995年10月25日见顶回落以来,分别在11月8日、11月13日、12月18日出现了三个向下的跳空缺口,但1996年1月2日缺口之后的第13个交易日诞生了512点的大底。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地重复。1387阶段性高点开始的下调,也分别出现11月29日1354.79-1354.57缺口、12月13日1316.64-1314.4缺口、12月20日1288.23-1286.06缺口,而05年1月4日1264-1260是下跌途中的第四个缺口。一般而言缺口意味着市场正在形成底部产生的最后的加速过程,由于市场已经调整相当的空间和时间,不管是持续缺口或者是竭尽缺口,短期内已无大幅下挫的空间,大盘开始进入构筑空头陷阱的过程中。

  江恩理论与时间之窗:

  江恩十分注重一月的转势作用,事实上中国股市从市场统计看存在明显的“一月效应”,14年以来的超级大底与一月份有着不解之缘,如1996年1月23日、1996年12月25日、1999年12月28日、2002年1月23日、2003年1月6日等。市场极有可能在05年将会再现“一月效应”,从而探明阶段性底部。此外,自2001年6月2245高点开始,大盘中级调整往往皆为8个月,如2245高点-1339低点为8个月,1748高点-1311低点为8个月,1649高点-1307低点为8个月,显示出8个月神奇数字时间之窗的威力,而1783高点到目前为止共运行了10个月,在合理的时间之窗误差之内,大盘已开始进入重要的转势时间之窗,继续下行将进入构筑空头陷阱的过程中。

  波浪理论与黄金分割:

  大盘从04年9月24日1496高点见顶以来,跌到04年10月26日的1289低点,共下跌了207点,为小a浪调整;大盘又从1289点反弹到04年11月22日1387高点为小b浪反弹,而从1387高点开始的持续暴挫,根据小c浪往往等同于小a浪调整幅度的波浪理论,其量度跌幅将为1387-207=1180点。此外,大盘目前已击破了325-2245长达七年牛市主升浪的0.5黄金分割回吐位1285点,因此下一档的支撑位为2245-(2245-325)*0.618=1058点,作为325-2245主升浪的0.618黄金分割回吐位1058点将具有极强的支撑作用。随着大盘在击破1259点之后进入构筑空头陷阱的过程中,1058-1180区域将有望成为此轮调整的终极位。

  上证指数日K线

  MACD绿柱放大, DIFF、DEA在负值内加速下行,弱势

  RSI三线在弱势区内走强并形成底背驰,不支持继续下跌

  KDJKDJ在超卖区内严重钝化,有超跌反弹的要求

  DMIPDI、MDI开口有所收缩,但仍在弱势趋势中

  深证综指周K线

  MACD绿柱出现,DIFF与DEA在空头区域内死叉下行,趋弱

  RSI三线回落至超卖区,有反弹的要求

  KDJKDJ已严重超卖,超跌反弹一触即发

  DMIPDI、MDI死叉后开口放大,继续弱势

  当前运行的c浪低点区域将在1224-1264点之间(陈健)(来源:证券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