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期坚守的奶价终破冰 理性竞争何以姗姗来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17:0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1日电《市场报》今日刊载评论文章指出,北京三元奶业1月1日宣布涨价,每包250毫升的塑料装巴氏奶涨5分钱至1角钱,涉及销量每天达90万袋。这是中国奶业多年来的首次涨价,长期坚守的塑料装牛奶的1元价被攻破,十分引人注目。一位业内人士说,其实乳业早该涨价了,如此姗姗迟来的涨价,但愿是理性的回归。

  文章称,自1998年以来,中国奶业喊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市场口号,在这样的鼓舞下,各路资本纷纷进军乳业,奶业发展迅猛。这些年,各大奶业厂商为了抢占省会以上的大、中型城市的市场份额,开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市场大战,这之中,价格战成为各家企业的首选武器。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年乳品行业的价格战已经到了几近疯狂、无理性的地步。

  文章指出,乳业市场上颠覆了基本价值规律的价格战,实际上已经演变为失去理性的恶性竞争,对成熟的市场而言是一种伤害:

  首先它伤害了参与价格战的企业。企业为了市场而放弃利润,这无疑是饮鸩止渴。理性的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如果长期没有利润甚至倒贴,企业无疑会陷入危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也显示,我国乳品企业利润率逐年下滑,多数乳品企业进入亏损期。目前,全行业中只有不到1/4的企业赢利,因此停止价格战的呼声在业内一直很高。

  其次,它伤害的还有那些辛辛苦苦的奶农。企业在价格战中损失的利润,肯定会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补偿。最直接的就是压低原奶收购价。这几年,各地大批量购买奶牛,发展畜牧,奶源多了起来。但是由于奶牛饲养成本越来越高,一头良种奶牛由几年前的几千元钱上涨到一二万元,农民的投资成本很大,因此对市场价格的期望也较高,然而市场成品奶价格一路下滑,企业没有利润,收奶的价钱自然提不上来。要是遇上市场波动,又赶上产奶高峰,企业消化不了多余的牛奶,又不肯出高价收购,奶农只好吃亏了。自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倒奶事件频繁发生,尤其在石家庄、浙江、新疆等地相继出现奶农倒奶现象,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文章称,价格战对企业和奶农是有害无益,消费者也不一定百分之百买账。因为许多消费者对乳品行业的价格并不是十分了解,在购买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又比较多,价格只是其中一个很小方面,所以价格战可能对一部分低收入人群有吸引力,但这部分人并不是乳制品消费的主要人群,高收入人群是国内乳品的主要消费对象,而价格在他们购买乳制品的影响因素中并不重要。

  三元此次涨价涉及的奶产品销量虽说不大,在北京地区液态奶总销售量中只是很小一部分,但我们希望它是一种象征,象征我们的乳业竞争回归理性。我们盼奶制品生产企业,今后不要只盯着价格战,也要在苦练内功、进军农村市场、销售渠道差异化等方面做文章,使我们的奶业持续、健康发展。(里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