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国联手砍油价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01:28 环球时报 |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钱峰 1月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了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与会各国分为两大阵营。一方是沙特、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和阿联酋等8个中东产油国。另一方是印、中、日、韩4国。会议的主题是“地区合作:能源安全的关键”。 众所周知,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起落沉浮,从39.2美元暴涨至55.67美元,在回落至41美元后,又反弹至47美元。这种不稳定性严重威胁到了亚洲4国的能源安全。 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日本仅在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0.2%,所需石油基本依赖进口,而且几乎都来自中东。而在2004年,韩国每天石油消费230.8万桶,进口70%均来自中东。中国从2004年1月到11月,石油总进口量同比增长35.2%,达到了1.1亿吨,进口原油一半以上来自中东。3国能源需求总量在世界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接近1/5。对于世界第七大石油消费国印度来说,国际油价扶摇直上的走势,给渴望快速发展的印度经济带来了空前压力。印度财长近来表示,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使印度经济增长率降低0.5%,通货膨胀率增加1.4%。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按照目前石油消费增长趋势,到2012年,印度的石油将消耗殆尽。 除了正常石油价格的波动外,促使4国不得不坐在一起的,还有挥之不去的“亚洲溢价”阴影。从1992年起,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长期供应机制以及西方石油巨头的捷足先登,中东产油国向亚洲石油消费国收取的每桶原油价格普遍高出欧美国家1至1.5美元,随着对中东原油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亚洲溢价”已给4国经济长期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隐患。亚洲各国除了外患,还有内忧。不少石油专家认为,虽然印、中、日、韩4国在保持地区石油市场稳定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但在如何获取石油资源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竞争。如何有效避免恶性竞争,避免中日“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再度上演,是对各国外交政治智慧的考验。 在1月6日的会议上,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做了题为“加强石油合作,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旨发言,主张在能源开发与合作上,既要维护本国权益,也要照顾他国利益,通过协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受到了与会者广泛好评。印度一些媒体和专家指出,在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加强亚洲各国能源合作,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不过,由于亚洲各国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多样性,此次会议也只是通过对话合作来搭建一个平台,亚洲各国真正实现能源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环球时报》〔20050107 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