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选拔、监督与评估 公派教师留学的“命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09:08 新华网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武汉举行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签约仪式上宣布,为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素质,从今年开始,每年有5000名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获得到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新华社1月9日消息)。

  每年5000名教师,费用主要由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公派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项目,涉及面可谓宽广,巨大的花销又基本上由国家买单,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是自然而然的事。归纳各种议论,有一种担忧不无道理:如何保证公派教师出国留学不至于像西方谚语说的那样:种下龙种却收获跳蚤?

  要让这场叙事宏大的新“洋务运动”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有两个关键所在:一是选拔,二是监督与评估。

  设置什么样的选拔标准,如何确保甄选过程透明客观,一句话,选拔机制是否科学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成败。不难想像,如果选拔标准过于随意,或选拔时给暗箱操作留下充分的空间,优秀的人才只能望“洋”兴叹,而滥竽充数者以次充好挤上留洋的首航班,其效果可想而知。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程序正义”问题,如果无法保证“程序正义”,则“实体正义”必然大打折扣,乃至被异化。

  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公派出国留学沦为形式,为留学而留学?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专业或学科都需要公派教师出国的,比如中医等专业,其学术精华在我国传统宝库里已经博大精深了,无须舍近求远。这就涉及公派青年教师出国留学项目设置、各高校出国留学名额分配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如何用最少的经费让最需要深造的人才得到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如果选拔机制健全了,确保出去的人个个都是各自领域的强手,还有一关尚须把好——如何监督他们出国期间专注于学术深造与研究,不给他们过多心有旁骛的机会;如何在留学结束后对其学术研究与成果进行验收与评估,如不合格者将怎样予以处罚。如果监督机制缺位,管理也放任自流,则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国家花大把大把的钱,派遣学术与教育骨干们到西方国家去,结果进行的却是一场惬意的公费旅游或度假。类似的教训,之前有过不少。

  与国际接轨是大趋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将通过各种方式到国外去,学习他人长处,谋求中西合璧,走出自己的创新路——“师夷长技”在思路上是没有错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需辅以相应的制度平台与监控措施,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作者:福州秀生)(来源:海峡都市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