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商报》:困扰加拿大移民的子女教育问题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11:08 新华网 |
2004年11月27日晚,在加拿大列治文一教堂举行的年度列治文音乐节颁奖音乐会上,一个个走上台领奖的孩子几乎全部是华裔,而囊括本届音乐节四项大奖及钢琴组高、中、低级第一名的更是全部为华人子弟。一位带学生参赛的钢琴老师说:“现在除了评委和主持,参赛的、获奖的选手差不多都是华人。” 从每年的冬季开始,至次年暑假之前,无数大大小小的音乐节成了整个大温哥华地区华人子弟展示才艺、角逐高低的场所。这种现象并非列治文市独有,也不是2004年的新鲜事,同样也不限于音乐类。走进温哥华西区的公私立名校,黑头发、黄皮肤,操着大陆标准普通话或台湾普通话、香港话的华裔孩子比比皆是。即使进不了西区的名校,也要退而求其次好,大温地区各城镇的所谓好学校周边,近年来房价租价都是涨了又涨,足以反映华人家长“望子成龙”“择邻而居”的心态。而华文报纸分类广告上林林总总的各科补习班,样样俱全,这个以华人家教为主、服务华人子弟的私塾教育市场,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正是注重子女教育的华人传统。 其实,相当程度上,不少移民就是为了子女教育才选择了这条并不轻松的移民之路。以近40岁的年龄来重新适应、开拓新生活,熟悉新技能、改进新语言。作为少数族裔,在本地职场全新要求下未能“达标”的移民朋友们,不得已只能先从事种种不理想的非专业工作,从原来社会的优势群体迅速沦落为新家园的边缘弱势人群,而适应与融入的时间和过程是那样的漫长,使得人们不禁要问:仅仅为了下一代的教育,我们就不得不浪费自己最好的年华、最佳的知识积累和工作经验,错失当今中国最好的发展机会、最精彩的人生舞台吗?我们为子女的种种付出,是出于天性的爱,还是混杂了满足虚荣心的“自私”念头?或是将自己难以实现的梦想强加在不情愿的儿女身上? 名校与家教需要经济实力 张先生和刘女士一家并不全是为了孩子教育而选择移民的,虽然他们承认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6年前,张先生作为访问学者来到UBC,在这里申请了移民签证。当妻儿一年后来此团聚时,他的身份从访问学者变成了学生。之后又留校当了老师。从那时到现在,他们一直都住在UBC校园内,过着普通但也愉悦的移民生活。住在校园内的好处之一,就是儿子可以入读号称BC省公立第一的大学山中学,并顺利在哪里毕业,升入UBC工程学院。对于子女教育,刘女士感到并未刻意去注重,她觉得大学山的排名主要取决于这里的生源好,学生家庭普遍较为富有,或是像他们那样的大学老师背景。他们并未给孩子请家教,原来的钢琴特长来这里之后就没有再发展。他们也感到了在温哥华各种特长家教之风的盛行,但认为经济状况是决定因素,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不可能请家教。至于中学数理化的补习,张先生本人就可以进行,不必假手他人。 他们来自中国西南边远省份,自认为不像那些来自大城市的人有优越感,所以适应这里的生活反而比较顺利,当然,他们承认,张先生的工作与社会地位与国内差不多,都是大学老师,移民前后的身份地位没有太大的落差。这也是移民生涯比较顺利的原因。对孩子的成才,刘女士觉得不一定要上名校。大学山中学虽然不错,华人子弟多,让儿子一到就容易有朋友,心理上较易适应新生活,但也有不利之处,那就是英语的提高和改进会比较慢,同时对本地文化的了解也会因此不够深入。如果不是张先生在大学工作,他们一家不会为了送孩子上明星中学而选择住在房租贵得吓人的西区。同时,在决定去与留的问题上,刘女士认为,也不会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觉得牺牲了自己的前途。 而吴女士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作为投资移民,她的经济状况比一般移民好得多。4年前一到温哥华,她就买了UBC校园内的一套高级公寓,目的正是为了女儿能就读大学山中学。但刚搬进去不久,女儿就考进了名列第一的私立女校Crafton。据说该校每年毕业的优秀学生都能考进美国的著名大学,为了女儿能在这样的好学校里名列前茅,将来顺利到美国读书,吴女士为女儿请了不少家教,可谓全方位精心培养。结果女儿不仅功课出众,位居全年级首位,各项才艺也都有造诣,钢琴、长笛、演讲、辩论样样拿得出手,数学竞赛也常常获奖。吴女士为女儿创造的优越学习条件可谓一流,难得的是,女儿亦肯学爱学,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这就与本地并不少见的某些华人纨绔子弟大不相同,不是只比名车豪宅,而是比学业成就。不过,以本地家教市场的一般行情而言,没有较为富裕的家庭经济,是不可能既读私校,又请家教的。 闪光奖杯下辛劳的父母 AndrewWang一家来自台湾,年仅12岁的他,在本届列治文市音乐节中以一曲李斯特的塔兰泰拉取得中级组钢琴类第一名的好成绩,获杰出才能奖,同时还荣获了本届音乐节的大奖杯和奖学金。上一届的列治文音乐节,他也获得了全面才能大奖。从开始学习钢琴到今天,在各类大大小小的比赛中,他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同年龄组中,既拿过全省第一,也拿过全国第一。 王太太谈起儿子,满脸都是骄傲。王太太一家是普通的台湾移民家庭,先生在大陆工作,挣钱带到这边支持整个家庭,儿女的好成绩(Andrew的妺妺学小提琴)就是他孤身一人在外勤奋工作的全部动力。王太太平时理财管家,照顾一双儿女的日常起居、家务琐事,开车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和学琴,到了比赛季节,更是忙得不行,每天都要很辛苦地跑来跑去,如果Andrew是到外地比赛,还要请人照看小女儿。今年夏天就是这样,Andrew和妈妈到多伦多参加全国比赛,王先生只好放下工作,从大陆回来照顾女儿。由于要负担两个孩子的学琴费用(学费、参赛费、旅行费等),王家的生活一直都不轻松。王太太自己更是十分省俭,因为她知道,孩子们学艺的道路还有很长,其间的花费不省是不行的。 Lisa的女儿Tracy吹得一手好长笛,2003年被温哥华青年交响乐团选中了,成了职业演奏员。同时Tracy又是学校的篮球健将,常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各类俱乐部比赛。这当然是好事,可就苦了妈妈。Lisa是职业妇女,她苦笑着说:“别人一周上5天班,我要上7天。”周末是女儿的乐团四处演出或排练的时间,也是篮球比赛的时间。Lisa不得不开车将女儿四处运送,一会儿跑北温,一会儿去维多利亚,好好的休息日被切割成许多无法休息的片段,还要理家购物做饭,这样的家务重担就算全职家庭主妇都会吃不消,何况是已经上了5天班的职业女性。 Lisa和王太太的情况其实在温哥华很普遍,在夫妻分离的状况下,她们就像单身妈妈一样,承担了教育子女、打理家庭内外事务的重任,但却享受不到单身母亲的任何好处,政府不会给补贴,也不能随意接受男士的友情相助,一切都靠柔弱的双肩撑起子女成才的天空。 困扰两代人的青春期反叛 很多移民家庭过来时,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逆反时期。本来,移民后环境的完全改变,使得父母和子女在最初的适应期就感到不容易。一些父母心理有落差,经济有压力,情绪会变得不稳定,而孩子们也觉得离开了熟悉的朋友和校园,学制和功课有不同要求,心理上也需要调适。同时,新家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观念与传统中国文化有较大不同,接受新文化更迅速的子女开始变得不那么好管教了。 Linda一提起她那14岁的女儿Angela,开场白一准是:“她可真把我气死了!”她回忆在国内时,女儿十分听话,很乖巧,学习成绩也不错,3年前到这里时,Linda为女儿设计了远大前程,希望把女儿培养成才艺俱佳的社交名媛,为此请名师教钢琴、学芭蕾,并不惜几度搬家,最后住进了西温的豪富区。按Linda的说法,一定要从小将女儿培养出“贵族气质”。她还为女儿选好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都是坐高级写字楼的白领行业。但天性活泼的Angela却很有自己的想法,自来到温哥华后,与学校里的白人女孩们打成一遍,很快就融入了本地文化,对母亲的说教十分不耐烦。她对未来的发展几乎一天换一个新主意,也许是因为长了一副漂亮的脸蛋,又有修长健美的身材,她的理想不是当电影明星,就是想去考模特,再不就是想做健美教练、美容师,似乎脱不了演艺、服务的行当,在学校里这样的人才很受欢迎和鼓励,但却与母亲的梦差距太大。女儿在家不肯认真学琴,却热衷于参加学校的戏剧演出,择校观也与母亲大相径庭,于是母女之间常常发生“大战”,最后服软认输的竟是Linda,因为她担心女儿会仿效一些孩子“离家出走”,或过于严厉会招来儿童保护机构的干预。为此,Linda甚至后悔移民,说要是不出国女儿就还会是当初听话的乖乖女,但现在想回去已是不可能了,女儿早就明言:“反正我是不回去了,你们要走就走,我自己照顾自己。” 而张女士家却完全不同,在国内时儿子很独立和成熟,学习、生活多半都不用父母操心。刚过来时语言跟不上,在学校也受过欺负,但他自己都应付过来了。由于在国内时,数理化基础很扎实,成绩很快就在学校里显得很突出,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拿到了第二名。张女士心态一直十分平和,没有给儿子太大压力和要求,找工的艰辛、经济的窘迫,她也都默默承受了,她没为儿子请英文家教,因为“请不起”。朋友们为她担心,认为她的儿子已上高中,需要考托福才能入读大学,还是应该重视起来。张女士觉得,如果儿子自己能努力,就一定能通过,哪怕需要多花一年的时间,如果不努力,请了家教也是没有用的。今天,她的儿子以高分考入多伦多大学,果然证实了母亲的预言。张女士认为,华人注重子女文化教育固然好,但最重要还是要先培养人格的独立和健全,而且,不能为了孩子,牺牲家长的一切,移民成功的梦想也不必全部寄托在第二代,那样对孩子的压力就会无形中加大,两代人的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后记 移民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无论当初是不是为了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也不管今天是不是真的实现了这样的初衷,我们的来与走,去与留,未必都征求过子女们的意见,所以,任何决定的好与坏,后悔与无奈,都请不要以他们为借口。不同经济状况的父母为子女提供的学习及生活条件当然会有差异,不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心与关注却不会随父母经济能力的差异而呈同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懂事的孩子不会只知道索求和责难,而不知父母也需要同样的关心与尊重。(记者:尚虹)(来源:华声报) |